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酋长鹂属 > 橙腰酋长鹂

橙腰酋长鹂

英文名:Scarlet-rumped Cacique

学名:Cacicus microrhynchus

【简介】
橙腰酋长鹂(英文名:Scarlet-rumped Cacique,学名:Cacicus microrhynchus),属雀形目拟鹂科酋长鹂属,广泛分布在中美洲至南美洲的洪都拉斯东部至厄瓜多尔西南部。

【外形特征】
橙腰酋长鹂显示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雄鸟体长约为23厘米,体重约68克;雌鸟略小,约20厘米长,重约53克。它们具有细长的翅膀和相对短小的尾巴。该鸟类具有蓝色的眼睛和浅黄色的尖喙。羽色主要为黑色,但在下背部和上臀部有明显的橙红色斑块。雌鸟色彩较暗淡,幼鸟的羽毛带有淡棕色,臀部呈棕橙色。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为一系列悦耳的“whee-whee-whee-wheet”。然而,太平洋亚种中,叫声变得下降式且略带忧郁,即“wheeo-wheeo-wheeo-wheeo”;C. m. microrhynchus的叫声较为粗糙,靠近“pleeo”,而C. m. pacificus的叫声则更为甜美,类似于“keeo”或“shree”。

【生活习性】
橙腰酋长鹂的繁殖行为与其他一些同类物种有所不同,它们并不完全群居繁殖。它们的袋状巢通常建在离地面3.5至30米的树上,巢的附近常有活跃的黄蜂巢,以保护蛋和幼鸟不受天敌的侵袭。巢大小约为36至64厘米,底部加宽且悬挂在树枝末端。通常每次繁殖产出两个带有深色斑点的白色蛋。雄鸟会参与喂养幼鸟,但并不会孵卵。

【外型辨识】
橙腰酋长鹂的显著特征包括橙红色的臀部斑块,此外,其体型、鸣叫特征以及具体的栖息地选择等也可以帮助辨认。

【保护状况】
关于繁殖期和求偶行为的信息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雄鸟会协助喂养新生的幼鸟。雌鸟负责筑巢工作,而雄鸟可能提供辅助。巢的特殊构造有助于保护蛋和幼鸟的安全。目前,橙腰酋长鹂的IUCN保护状态尚未确定,仍需进一步确认。

【地理分布】
橙腰酋长鹂的分布范围从洪都拉斯东部延伸到厄瓜多尔西南部,跨越了多个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等地。该物种在当地的自然生境中较为广泛且多样化。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总目】:今颚总目
【目】:雀形目
【科】:拟鹂科
【属】:酋长鹂属
【种】:橙腰酋长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