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氏凤头鹦鹉
英文名:Tanimbar Corella
学名:Cacatua goffiniana
【简介】
戈氏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goffiniana,英文名:Tanimbar Corella),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一种鸟类。它是白凤头鹦鹉家族中体型最小的成员,原生于印度尼西亚塔宁巴尔群岛的森林。
【外形特征】
戈氏凤头鹦鹉体长约31厘米,体重一般在250克(雌鸟)至300克(雄鸟)之间。它们拥有短小的冠羽,眼睛周围一圈灰色裸皮,眼睛与喙间有粉红色羽毛。全身主要为白色,翅膀和尾巴下方略带黄色调。成鸟雄性眼睛为棕色,雌性呈红棕色,喙和脚为灰色。幼鸟眼睛为暗灰色。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喜欢生活在塔宁巴尔岛的沿海地区及其周边的耕作区。它们平时会到玉米田等处觅食,夜晚则回到森林休息。以玉米和其他作物为主食,有形成群体觅食的习惯,有时集群可达300只。
【鸣叫特征】
成鸟能发出响亮的尖叫,而幼鸟则会发出类似猫叫或鸡尾鹦鹉的鸣声。
【繁殖习性】
它们每窝产卵2至3枚,孵化约需28天。刚出生的雏鸟覆盖稀疏的黄白色绒毛,雏鸟会在巢中生活约10周,离巢后仍可能继续接受父母喂食数周。
【外型辨识】
戈氏凤头鹦鹉是一种中等大小、粉红色脸颊和翅膀内侧带黄色调的白凤头鹦鹉。其特征与原生地的其他物种较易区分。但引入地如卡伊群岛,可能与其他物种混淆。
【保护状况】
戈氏凤头鹦鹉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I,意味受到严格的贸易限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它列为近危物种(NT)。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和宠物贸易的影响,戈氏凤头鹦鹉面临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戈氏凤头鹦鹉主要分布于印尼南摩鹿加群岛的塔宁巴尔群岛及其周边岛屿。也被引入到卡伊群岛、波多黎各和新加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