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鹦鹉
英文名:Sulphur-crested Cockatoo
学名:Cacatua galerita
【简介】
葵花鹦鹉,也称大葵花凤头鹦鹉或大葵花鹦鹉,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成员,共有四个亚种。这种鹦鹉是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常客,也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周边岛屿。体长通常在45至55厘米间,通常体重可达500克,寿命可超过50年,在圈养环境下有记录可达70岁以上。
【外形特征】
羽毛没有性别差异,全身基本为白色,只有翼下和尾部带有黄色,最显眼的是头顶的黄色羽冠。冠羽可以涨开,表明此时鹦鹉的情绪高涨或处于警戒状态。雄鸟的面部眼圈为深色,雌鸟则偏浅,有时呈淡棕色。喙和腿均为黑色,眼睛周围的皮肤为白色的。幼鸟的羽毛与成鸟相仿,但眼睛则为淡棕色。
【生活习性】
葵花鹦鹉广泛栖息于桉树林、湿地、灌木丛、草原及富含桉树等的森林环境,甚至可以适应城市的公园和花园。它们的飞行能力强,能够离开原本的栖息地进行觅食。在林地中,它们通常只在树上觅食,而离开森林区域,它们也会在地面上寻找植物的嫩芽、果实和花卉。它们还可以在鸟群中占据一个哨兵的位置,以确保其他鸟的安全。
【鸣叫特征】
叫声非常响亮且刺耳,这是它们穿越森林环境适应的结果。通过这些叫声,葵花鹦鹉能够进行社交互动,表达情绪,以及警告潜在的捕食者。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每年的五月至一月,在南澳大利亚地区则为八月至次年一月。雄鸟和雌鸟共同建设巢穴于树洞中,通常可产下2至3个每窝的蛋,孵化期为25-27天。孵化期间,双亲会共同喂养和孵化。幼鸟期可持久达9至12周,幼鸟会与父母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外型辨识】
葵花鹦鹉识别特征很显眼,与相似的小型凤头鹦鹉(如小葵凤头鹦鹉)或者具有不同羽冠形状的种类(如蓝眼凤头鹦鹉)有所不同。与其他凤头鹦鹉一样,它们会有明显的头部羽冠,且鹦鹉羽粉较多,必须定期清洁以保持健康。
【保护状况】
鉴于其数量庞大以及对农作物的毁坏性影响,在某些地区,葵花鹦鹉有时被视为害鸟,其中大部分是人类引入的同时也被标明为1-3级保护物种。然而,在野生物种的保护级别上,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葵花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也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周边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