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颊噪犀鸟
英文名:Silvery-cheeked Hornbill
学名:Bycanistes brevis
【简介】
银颊噪犀鸟(学名:Bycanistes brevis),属于犀鸟目犀鸟科噪犀鸟属的鸟类,是东非地区的一种大型犀鸟科鸟类。它以银灰色脸部羽毛搭配黑色带白边的羽毛而显著,主要栖息于高大常绿森林中。
【外形特征】
银颊噪犀鸟体型较大,雄性体长60-70厘米,雌性稍小,体长50-60厘米。雄鸟拥有弯曲的奶油色大喙冠,眼周皮肤呈蓝黑色;雌鸟的喙冠则较小且颜色较深,眼周呈粉红色。幼鸟不具备面部银白羽毛,喙较小且没有喙冠。它们背部、臀部及尾羽上覆盖着白色羽毛,尾羽尖端宽白。
【鸣叫特征】
银颊噪犀鸟的叫声响亮而具鼻音,种类非常多,从类似吠声的‘aanh...aanh...aanh...’到咆哮或嘶吼的声音。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山地和沿海地区的常绿森林,甚至可以生活在海拔2600米的高度。通常以成对或小群体的形式活动,长途飞行找寻果源,包括果木聚集地点。在非繁殖期间,会形成大型游荡群体。记录显示它们在赞比亚东北部和南非东北部出现过迷鸟。
【繁殖习性】
繁殖期从每年2月至7月不等,具体取决于地区,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更南部地区。银颊噪犀鸟是单配偶制。筑巢时,雄鸟和雌鸟都参与用泥球封闭巢口的筑巢过程。通常每窝产1-2枚蛋,孵化期大约是40天。雄鸟通过反刍水果喂养雌鸟和雏鸟,每天运送24次水果,每次多达69颗,整个繁殖周期大约输送24000颗果实,雌鸟因而留在巢中直至雏鸟离巢。幼鸟在77至80天后离巢,整个繁育流程大约会持续107至138天。
【外型辨识】
银颊噪犀鸟与同类中黑白色喙冠的黑白色噪犀鸟有所不同,银颊噪犀鸟缺乏翅膀上的白色羽毛,脸部还长着银白色斑点。
【保护状况】
虽然受到部分森林砍伐的威胁,但由于其适应力强和移动能力,银颊噪犀鸟分布虽分布零散,但仍然保持了一定数量,总体归类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喜栖息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大部地区。分布于埃塞俄比亚高地和津巴布韦、南苏丹东南部、肯尼亚中部至南部、马拉维北部和南部、莫桑比克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