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冕雕
英文名:Solitary Eagle
学名:Buteogallus solitarius
【简介】
孤冕雕,又名黑孤鸡鵟(Buteogallus solitarius),属于鹰形目鹰科鸡鵟属。在其生活区域内是一种大型鹰类,广泛分布在新热带区。
【外形特征】
成年孤冕雕的体型通常会达到63至79厘米,体重约3公斤。其翼展特别宽,可达152至188厘米,呈现出特有的厚重外观。该物种的幼鸟体色为斑驳的棕黄色,眼部有特殊标识。成鸟则呈现为暗灰色或黑色,翅膀因带有灰色条纹而在飞行时显得更加鲜明。鸟喙黑色,带黄色蜡膜,虹膜为深褐色,腿和足为黄色。雌性略显褐色,体型比雄性略微大一些。亚成鸟的体色则是深褐色,上体有红褐色的斑点,下体伴有黑色和模糊条纹。
【生活习性】
所栖息的环境包括山地森林,如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云雾林和松栎林区,多集中在海拔600至2200米地带。这类鹰主要以蛇类为主食,偶尔还会捕食其他小型哺乳动物。飞行时,它们能以高度灵活性捕获栖息在树上的猎物。
【鸣叫特征】
孤冕雕大多单独行动或成对出现,常翱翔于山丘和山地森林之上。在飞行时它们会发出连续的快速哨声:"pipipipipi..." 或较慢而长的 "weet weet weet..." ,时间持续可达20秒,而停栖时则常发出深长的 "keeeeeerloooooo" 喳声。
【繁殖习性】
孤冕雕的繁殖习性相对较少被研究,已知筑巢时它们会用枝丫和绿叶在高林的分叉处构建直径约70-120厘米、深度约30厘米的巢穴。观察数据显示,幼鸟在离巢后过2.5个月期间可能仍需亲鸟补充食物。
【外型辨识】
与相似的黑鹰相比,孤冕雕拥有更宽大的翅膀,整体体型也更大,飞羽上较易辨识出的白色条纹有助于识别。
【保护状况】
孤冕雕主要面临森林砍伐、捕猎以及栖息地的干扰等问题。所幸,其受到IUCN近危(NT)保护等级,全球估计数量在1000至2499只成熟个体间。此外,该物种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Ⅱ的保护范围之内。
【地理分布】
孤冕雕的地理分布广泛,包括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至南美洲西部和北部,具体国家如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玻利维亚、以及阿根廷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