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鸡鵟
英文名:Cuban Black Hawk
学名:Buteogallus gundlachii
【简介】
古巴鸡鵟(Buteogallus gundlachii)是一种原生于古巴及其周边若干小岛的鹰科鸡鵟属鸟类,体长43至52厘米,成鸟体重可达650克。主要形态特征包括黑色覆盖的头部、黄色喙、黄色腿、深褐色至黑色的体型以及翼下显著的白色斑块。
【外形特征】
古巴鸡鵟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黑色覆盖的头部、黄色喙、黄色腿、深褐色至黑色的体型以及翼下显著的白色斑块。此类鸟身上的巨大翅膀和白色斑块在飞行时是其最显著的标识。
【生活习性】
古巴鸡鵟主要栖息于沿海红树林及邻近的棕榈稀树草原,偶尔访问沙滩或山地低海拔区域。以蟹类、鱼、腐肉、啮齿动物及蜥蜴为主食。它们在海滩上方滑翔时展现出独特的行为特质,同时擅长利用宽阔的翅膀和短尾进行类似蛇的地面爬行猎食。
【鸣叫特征】
古巴鸡鵟拥有典型的三音节哨音,用以在受到干扰或鸟类邻近筑巢时报警或沟通。
【繁殖习性】
古巴鸡鵟的繁殖期大致位于一月至六月。它们精心挑选红树林中的隐蔽树层,用树枝搭建直径70至107厘米、深度45至95厘米的巢穴,与地面间距为3.5至8米不等。每窝产卵数量为一至两枚,平均卵尺寸约为55.9毫米×42.7毫米,呈现灰白底色,带有绿色或蓝色调,表面广泛散布有红色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古巴鸡鵟拥有典型的三音节哨音,用以在受到干扰或鸟类邻近筑巢时报警或沟通。此外,它们在飞行中的巨大翅膀和白色斑块是其最显著的标识。
【物种区别】
相较于幼年宽翅鹰和红尾鹰,古巴鸡鵟呈棕色且腹部有条纹状布局。
【保护状况】
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成年古巴鸡鵟的数量估计在1000至2500只之间,属于近危物种。此地缘分布限于古巴及邻近的马耳岛以及一些小型珊瑚礁区域。
【地理分布】
古巴鸡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II级和古巴国家级濒危物种法令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