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鸡鵟
英文名:Common Black Hawk
学名:Buteogallus anthracinus
【简介】
黑鸡鵟(学名:Buteogallus anthracinus),是鹰形目鹰科鸡鵟属的一员。这种猛禽主要呈现黑色或深灰色,外部特征包括宽阔的翅膀和较短的尾部,在尾部末端带有一道明显的白色宽带和白色的尖端。
【外形特征】
成年黑鸡鵟的体长平均为50-56厘米,体重约为930克,而未成熟个体则展现出深棕色的上体以及带有条纹和斑点的下体。与常见的斑尾鵟相比,黑鸡鵟的白色条纹更少且体型更大。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以螃蟹(特别是陆地蟹)以及小龙虾为食,同时也倾向于捕食其他小动物,包括小型脊椎动物、死鱼,以及各种昆虫,有时候甚至会吃鸟蛋。成鸟偶尔会在飞行中展示滑翔和拍打翅膀的场景,并使用它们特有的“spink-speenk-speenk”尖锐叫声进行交流。
【鸣叫特征】
成鸟偶尔会在飞行中展示滑翔和拍打翅膀的场景,并使用它们特有的“spink-speenk-speenk”尖锐叫声进行交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展开,且黑鸡鵟倾向于在高大的树上构建由树枝构成的平顶巢,有时也会选择高悬于红树林中之上。每巢产卵一至三枚,通常仅有一枚,卵为白色并带有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为38至39天,幼鸟羽化后需依赖成鸟约6至8周。
【外型辨识】
黑鸡鵟主要呈现黑色或深灰色,外部特征包括宽阔的翅膀和较短的尾部,在尾部末端带有一道明显的白色宽带和白色的尖端。与常见的斑尾鵟相比,黑鸡鵟的白色条纹更少且体型更大。
【物种区别】
与常见的斑尾鵟相比,黑鸡鵟的白色条纹更少且体型更大。
【保护状况】
黑鸡鵟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C),并受美国《1918年候鸟条约法》的保护。全球大约有200万只成熟的个体。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南美及中美洲湿地边缘栖息地的破坏,种群趋势显示出轻微下降。为稳定种群,保护其栖息地至关重要。
【地理分布】
黑鸡鵟分布广泛,从美国西南部延伸到南美洲西北部,包括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委内瑞拉、秘鲁、中美洲及古巴。它们主要栖息于沿海红树林、河口及邻近的干燥开阔林地,但也可见于内陆地区,如墨西哥西北部和亚利桑那州的迁徙群体。这些地区通常有丰富的水边林地,为寻找食物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