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纹鵟
英文名:Grey-lined Hawk
学名:Buteo nitidus
【简介】
灰纹鵟(学名:Buteo nitidus)属于鹰形目鹰科鵟属,是一种中型猛禽。其分布涵盖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
【外形特征】
成年灰纹鵟体长约为46-61厘米,平均体重约为475克。体羽呈浅灰色并带有细密的暗色条纹,下体颜色稍淡并带粗些的白色条纹。其尾巴黑色,带有1-2道白色横带,眼睛深褐色,腿黄色。
【生活习性】
灰纹鵟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低地热带至亚热带雨林边缘、受扰动的森林以及干旱地带。该种鸟类主要捕食蜥蜴、小型蛇类、鸟、啮齿类动物、大型昆虫和甲虫等。猎捕时,它们通常从高处的栖木出发,运用敏捷的飞行技巧在森林中追逐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成年的灰纹鵟会有两种主要的叫声,一种是繁殖季节期间发出的带有"wheeuw"音调的哨音组合,另一种是间隔性的单声警报声,音调迅速下降。
【繁殖习性】
繁殖季通常发生在1月至7月之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地理区域的不同。通常它们在高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枚,但可能产出1至3枚。孵化期为32天,幼鸟覆有白色绒毛,并在42天左右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灰纹鵟曾被划到Asturina属内,目前则被归类在Buteo属中。与其它相关物种相比,灰纹鵟在飞行姿势和体羽图案方面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在分辨与灰鵟等共生物种上更为明显。
【保护状况】
该种鸟类被归类为IUCN无危物种(LC),尽管其确切数量和种群趋势没有具体数据,但由于其分布广泛且局部常见至相对较多,适应性强并利用各种森林及半森林生境,包括受过破坏的次生林而被认定为无生存危机。然而,亚马逊等地森林的砍伐可能会对该物种造成威胁。
【地理分布】
灰纹鵟的分布涵盖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包括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中北部,特立尼达岛也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