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鵟属 > 赤颈鵟
赤颈鵟

赤颈鵟

英文名:Red-necked Buzzard

学名:Buteo auguralis

【简介】
赤颈鵟 (Buteo auguralis) 是一种中型猛禽。

【外形特征】
赤颈鵟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42至50厘米,体重范围为525至890克。它们身体的显著特征是脖子上的红棕色区域,从头顶延伸至上背,形成锐目的对比。上体以黑色为主,尾巴与背部羽毛同为红褐色,尾部末端有黑色横纹。胸部主要为白色,喉咙向下逐渐过渡成深褐色,并有延伸至侧羽的不规则黑色斑点。亚成鸟外观与成鸟类似,仅上体色调较轻,胸部呈奶油色而非纯白色,喉部周围的深色羽毛较不显著。

【生活习性】
赤颈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栖息在包括次生林、原始森林及低地雨林在内的各种森林边缘和疏林环境中,同时也会出现在农业种植园和大草原。这些猛禽活跃于海拔2500米以下地带,部分种群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如雨季之后北迁至南部地区。这种鸟类常常单独活动;于干旱期则会形成小群体,在垂直升降时会发出特有的声响或尖叫声。

【鸣叫特征】
赤颈鵟在垂直升降时会发出特有的声响或尖叫声。

【繁殖习性】
该种的繁殖活动通常在北半球的11月至次年1月期间启动,而在南半球则在8月进行孵化。赤颈鵟的巢往往修建在大树高处,悬崖或是塔架上。雄性和雌性共同揽筑巢,每年维持同一巢点。一对通常孵化2枚卵,孵化期间由雌鸟主要负责孵化,孵化期大约持续28天。雏鸟雏期约40至45天,由双亲共同喂养至能够飞翔离巢。

【外型辨识】
赤颈鵟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42至50厘米,体重范围为525至890克。它们身体的显著特征是脖子上的红棕色区域,从头顶延伸至上背,形成锐目的对比。上体以黑色为主,尾巴与背部羽毛同为红褐色,尾部末端有黑色横纹。胸部主要为白色,喉咙向下逐渐过渡成深褐色,并有延伸至侧羽的不规则黑色斑点。亚成鸟外观与成鸟类似,仅上体色调较轻,胸部呈奶油色而非纯白色,喉部周围的深色羽毛较不显著。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赤颈鵟的分布区域从毛里塔尼亚向西至利比里亚西部,北向东至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种群数量估算在数万到十万之间,尽管其数量相对稳定,但面临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由于森林砍伐而遭受破坏。目前,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一些保护区的设立为保护赤颈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传统农业与林业扩张的压力,赤颈鵟的未来仍面临挑战。

【地理分布】
赤颈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栖息在包括次生林、原始森林及低地雨林在内的各种森林边缘和疏林环境中,同时也会出现在农业种植园和大草原。这些猛禽活跃于海拔2500米以下地带,部分种群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如雨季之后北迁至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