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燕鹱
英文名:Bulwer's Petrel
学名:Bulweria bulwerii
【简介】
褐燕鹱(学名:Bulweria bulwerii)是鹱形目鹱科燕鹱属的一种海洋性鸟类,其命名源自英国自然学家詹姆斯·布尔韦尔。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三大洋,隶属于燕鹱属,具有细长的顶尖尾和深褐色的羽毛。
【外形特征】
褐燕鹱体型小巧,体长约为25至29厘米,翼展可达78至90厘米,体重约100克。全身羽毛呈黑色或烟灰色,具有光泽。大翅和中覆羽上有一条淡色横带,在上半翅上形成明显条纹。当羽毛磨损时,淡色横带不易辨认。成体上体呈月烟色至黑褐色,下体较淡;翼下和腋羽为黑褐色。尾部长而窄,呈楔形,嘴呈黑色且短而宽。
【生活习性】
褐燕鹱是高度远洋的鸟类,飞行时带有独特的翻腾式飞行姿态,擅长在海面上捕食小鱼、鱿鱼和其他甲壳类生物。每年的4月至5月为繁殖期,它们通常在海上繁殖,采取一雄一雌制。
【鸣叫特征】
未提及具体鸣叫声描述,因此不输出该部分信息。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它们返回特定的繁殖地,并利用洞穴、植被掩护的悬崖裂缝或甚至人造垃圾堆等地方筑巢。每个巢穴通常产一枚约43x31毫米的乳白色卵,孵化期为42至46天。幼鸟在孵化后的60到70天内变为具有羽毛的小鸟,体重可达100克。
【外型辨识】
未提及具体辨识特征,因此不输出该部分信息。
【物种区别】
与其他同样拥有深色羽毛的海鸟种类相比,如鹱属的部分种类和白顶玄燕鸥,这种鸟体型较小,喙短,翅膀上的淡色横带清晰可见,这也是其标志性的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作为无危物种,褐燕鹱被列入IUCN的无危(LC)类别和CITES的附录II中。受猫、本土无脊椎动物和家鼠捕食威胁,极少数地区的人类活动也对这种鸟的生存构成挑战。
【地理分布】
繁殖期间,褐燕鹱主要栖息于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及中国南海沿岸岛屿等地。非繁殖季节,它们则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