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地犀鸟
英文名:Southern Ground Hornbill
学名:Bucorvus leadbeateri
【简介】
红脸地犀鸟(学名:Bucorvus leadbeateri)是一种栖息于非洲南部地区,尤其是肯尼亚南部至南非东开普省的大型地栖犀鸟。
【外形特征】
成鸟的皮肤裸露部位为鲜红色,而雌鸟则带有部分紫色。未成鸟会显得颜色较深,喙侧呈灰色,皮肤则为黄棕色。红脸地犀鸟具有强大的喙与独特的可充气喉囊构成显著外貌特征。体长可达90至129厘米,体重在2.2至6.2公斤之间。
【生活习性】
红脸地犀鸟通常以2至8只的小群体行动,这些群体中只有优势雄性和雌鸟负责繁殖,其他群体成员则会提供辅助。它们的巢穴通常设在天然的树洞或岩壁隙缝内。红脸地犀鸟栖息于广阔的草原、灌木丛林地带和靠近林地的开阔区域,偏好湿润环境。
【鸣叫特征】
红脸地犀鸟在清晨和白昼会发出特有深沉的鸣叫声,这些叫声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能传至5公里远。除了用以维持领域完整性,它们也通过这种叫声进行沟通。
【繁殖习性】
红脸地犀鸟会选择在树洞或岩石缝隙筑巢,雄鸟负责收集筑巢材料并提供食物,雌鸟则主要负责孵化。典型的巢穴可以连续使用多年,且孵化期约37至43天,雌鸟将先后窝上2枚卵。这种鸟类存在明显的长幼争食现象,通常仅有一只后代生存并被群体照顾大约两年。
【外型辨识】
红脸地犀鸟全身羽毛为黑色,胸部拥有显著的红色裸露皮肤,构成独特的警戒色。和大多数犀鸟不同,红脸地犀鸟会在陆地上活动,以昆虫、小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也会食用腐肉或植物性食物。
【地理分布】
红脸地犀鸟栖息于非洲南部地区,尤其是肯尼亚南部至南非东开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