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鹊鸭属 > 巴氏鹊鸭
巴氏鹊鸭

巴氏鹊鸭

英文名:Barrow's Goldeneye

学名:Bucephala islandica

【简介】
巴氏鹊鸭(学名:Bucephala islandica),也称为巴罗鹊鸭、冰洲鹊鸭或巴罗氏金眼鸭,是一种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北美西北部和冰岛的森林湖泊中。

【外形特征】
巴氏鹊鸭雄鸟平均长度约为49厘米,体重约970克;雌鸟则约43厘米长,重约590克。雄性巴氏鹊鸭拥有闪光的黑紫色头部,前脸展示对称的白色半圆斑,背部、翅膀和尾巴为深黑色,并展现出翼下具有标志性的白色斑点。雌性则较灰色,头部为巧克力棕色,翅膀和尾巴呈石板灰色,腹部和两胁则呈现白色,雌鸟的喙多为黄色。虹膜为金黄色,喙的颜色随性别的不同及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生活习性】
巴氏鹊鸭栖息在北美西北部的森林湖泊及池塘,冬季则迁移至沿海或内陆的开放水域。该物种偏好潜水觅食,以水生昆虫、甲壳类生物和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雌鸟会返回相同的繁殖地和巢穴进行繁衍工作。飞行时,巴氏鹊鸭可以高速滑行,其快速有力的翼拍会产生低沉的哨音。

【鸣叫特征】
飞行时,巴氏鹊鸭可以高速滑行,其快速有力的翼拍会产生低沉的哨音。

【繁殖习性】
巴氏鹊鸭繁殖期集中于春季,雌性会独自进行孵化,雄性对巢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并会在换羽期间远离繁殖地。巴氏鹊鸭的繁殖巢穴通常建在树木的空心洞内或地面上十分隐蔽的地方。雌鸟孵化期约为一个月。

【外型辨识】
与同属物种鹊鸭相比,巴氏鹊鸭雄性背色更深,前脸新月斑更明显。雌性巴氏鹊鸭的喙通常更为独特。此外,巴氏鹊鸭的头部轮廓更陡峭,颈短而圆,喙较短且基部较圆。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其保护级别定为“无危”。然而,受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兹石油泄漏事件的严重影响,巴氏鹊鸭的栖息地被石油污染,导致其数量下降。

【地理分布】
巴氏鹊鸭主要繁殖于北美西北部,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西部以及俄勒冈州和科罗拉多州部分区域,加拿大魁北克东部和拉布拉多西部,以及冰岛。它们在非繁殖期扩散至美国中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及加拿大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