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蓬头䴕
英文名:Collared Puffbird
学名:Bucco capensis
【简介】
领蓬头鷹(英文名:Collared Puffbird,学名:Bucco capensis),属于鸟纲鴳形目鴳头顶科鴳头顶属。其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
【外形特征】
领蓬头鷹体长约18.5至19厘米,体重在46至62克之间。冠至肩部、翼覆羽和三级飞羽有细条纹;颈部与胸部环绕着一条完整的黑色项圈,边缘有细窄的淡黄色项圈;初级及次级飞羽呈深棕色,次级飞羽边缘为锈色;尾羽较短且呈方形,橙红色,带有窄黑条纹;下巴和喉咙的颜色为白色至淡黄色,下胸至腹部中心和尾下覆羽逐渐变黄,最终变为亮橙色,喙色从橙色至暗灰色不等,下喙橙色;虹膜为白色、橙色或红色,眼周裸皮呈橙黄色;脚轻绿或棕橙色,爪全淡色。幼鸟外观与成鸟相似,但喙及头部颜色相对更浅。
【生活习性】
领蓬头鷹主要活动于热带雨林的中层次,栖息的高度从地面至次冠层,偶尔也会登上树冠层。它们在湿润的原始森林较低层次活动,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干燥丘陵的竹林或亚马逊下游的泛滥林中。以蜥蜴、蛇、蛙、甲虫、直翅目昆虫和蝉等大型昆虫为食,通过设置隐蔽的地方,利用快速飞行捕捉树叶、树皮或地面上的猎物。偶尔也会参加混合种群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变得更加活跃,放弃其通常的静止状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从五月持续到九月。筑巢地点选择树蚁丘或腐烂的树干中,巢穴深度通常在4.5米左右,内含两个蛋,卵呈光滑的白色,尺寸约为29.1mm×24.1mm及29.5mm×24.2mm。
【鸣叫特征】
领蓬头鷹鸣唱通常发生在黎明或刚刚破晓时分,特征为一系列急促、类似喵喵叫的声音“cua-will, cua-will...” 或“awww awwAWW-chaw awwAWW-chaw awwAWW-chaw”,有时还会以“qu’a’a’a’al’ cua-will”回应播放的鸣叫声。常以二重唱的形式进行发声。
【地理分布】
领蓬头鷹广泛分布于亚马逊盆地,具体区域从哥伦比亚东南部遍及至厄瓜多尔东部、秘鲁北部以及玻利维亚北部,向东南方贯穿委内瑞拉南部、圭亚那,直至巴西北部的亚马逊地区。该鸟在巴西北部的构成范围从贝伦到北部马托格罗索州的北部地区。在整个分布范围里较为常见,但在西部地区相对少见。此鸟种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内,包括哥伦比亚阿马卡尤国家公园、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巴西的克里斯塔利诺河私人保护区和塞拉多斯卡拉贾斯自然保护区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领蓬头鷹被列为无危(LC)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