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纯色鹦哥属 > 金翅斑鹦哥
金翅斑鹦哥

金翅斑鹦哥

英文名:Golden-winged Parakeet

学名:Brotogeris chrysoptera

【简介】
金翅斑鹦哥(学名:Brotogeris chrysoptera),是鹦形目鹦鹉科纯色鹦哥属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北部和中部,生活在未受干扰的低地雨林、次生森林、草原、沿海林地及城镇大树中。

【外形特征】
金翅斑鹦哥全身几乎呈鲜亮的绿色,身体的主要特征包括包含棕色前额和下巴部的橙褐色斑点、醒目的橙色主覆盖羽、深色的翅膀和背部。成年鸟前额有棕色带纹,下颚有橙褐色斑点,翅膀具有鲜明的橙色斑块,而幼鸟的翅膀全部为绿色,缺乏橙色部分。不同亚种之间存在差异,例如B. c. tuipara前额和下巴为橙色,尾羽边缘呈黄色;B. c. chrysosema前额为橙黄色,主覆盖羽为黄色;B. c. solimoensis与chrysosema相似但前额带纹较淡;B. c. tenuifrons尾羽边缘为黄色,无前额带纹。

【鸣叫特征】
金翅斑鹦哥的常见叫声包括尖锐的‘klee’声、刺耳的‘chree’声或双音节的‘chree-chree’声,无论在栖息地还是飞行中都能听到。它们还会发出一种快速的‘cra-cra-cra-cra-cra’的嘁嘁喳喳声。一群飞翔中的金翅斑鹦哥会同时鸣叫,形成较大的噪音。

【生活习性】
金翅斑鹦哥多活动于低地热带雨林和干燥的森林环境中,高飞于森林之上,在树冠层间觅食。主要以花朵、花蜜、果实、种子、棕榈果、昆虫和蜗牛为食,在平静的水面会吃表面的藻类。

【繁殖习性】
金翅斑鹦哥在几乎全年都有可能繁殖。它们主要在树洞或白蚁巢中筑巢,每次产卵3至4枚,但孵化期及幼鸟离巢时间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与其他鹦鹉品种如绣眼蓝翅鹦哥相比,金翅斑鹦哥独有的特征是有金色翼斑,而绣眼蓝翅鹦哥的翼斑为蓝色,并且通过前额带纹、下巴颜色和尾羽边缘的颜色来区分不同亚种。

【保护状况】
金翅斑鹦哥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金翅斑鹦哥广泛分布于亚马逊雨林北部和中部,包括玻利维亚、巴西、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等多个南美国家。在委内瑞拉,它们亦于1200米以下的云雾林中活动和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