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丛短翅莺
英文名:Knysna Warbler
学名:Bradypterus sylvaticus
【简介】
灌丛短翅莺(学名为Bradypterus sylvaticus),是雀形目蝗莺科短翅莺属的一种鸟类,在非洲南非沿海地区分布。因其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遭到严重威胁,种群数量较小,被列为易危物种。
【外形特征】
灌丛短翅莺整体呈橄榄褐色,上体略带橄榄色,翅膀和尾巴色泽相近。腹部中部呈白色,下腹呈橄榄褐色,下巴和喉咙亦为橄榄褐色并夹杂着白色斑点和细纹。眼睛、喙、腿和脚呈现棕色,下颌较淡,略带角质色。其尾部较短且末端平齐。
【生活习性】
灌丛短翅莺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的浓密纠结灌木丛中,尤其偏好非本土的荆棘丛生地带,也常见于郊区河岸林地。它们偏好地面活动,这给观察和记录带来了困难。不过,通过其独特的鸣叫声和叫声,人们可以较为简易地吸引其现身。
【鸣叫特征】
这种莺类的鸣叫声特点是独特的加速颤音,由一系列的“tslip”音符组成,以类似的芦苇颤音告终。
【繁殖习性】
其繁殖领地一般位于靠近溪流的密集植被区域,且筑巢位置通常接近地面。这种鸟类可能表现出高度的领地忠诚性,例如,有位环志的幼鸟在其父母的领地四周一年后仍占有该地带,说明该种鸟类具有一定的领地稳定性和适应性。此外,它们可能还存在局部迁徙的现象。
【外型辨识】
灌丛短翅莺在外观上与薮短翅莺(另一种短翅莺属鸟类)相似,但通过其较短的尾部,喉咙部位的斑点以及声音上的差异,可以较为容易地区分开。
【保护状况】
灌丛短翅莺种群数量受到沿海森林破坏、河流沿岸植被清理以及非本土荆棘清除等因素的影响,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该物种被列为易危物种(IUCN: VU)。
【地理分布】
灌丛短翅莺广泛分布于南非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在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以及部分夸祖鲁-纳塔尔省。过去在德班附近该种鸟类由于栖息地丧失已经趋于消失。现今记录在桌山、兰格贝格山脉的森林山谷以及24个自然保护区中存在,包括阿多大象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