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红短翅莺
英文名:Cinnamon Bracken Warbler
学名:Bradypterus cinnamomeus
【简介】
桂红短翅莺,学名Bradypterus cinnamomeus,属于雀形目的蝗莺科短翅莺属。该物种广泛分布在非洲中部、东部及东南部的高海拔地区,如肯尼亚。
【外形特征】
桂红短翅莺体长14至15厘米,体重范围在15至22克。头部顶部和侧面为深橄榄棕色,具有一条淡色眉线;背部和翅膀上覆羽为肉桂棕色,臀部和尾羽则显红棕色;喉部和腹部为白色,胸部颜色湿润变化,下部带有肉桂棕色,胸腹部则呈现出鲜明的对比;虹膜为榛子色,喙和腿分别为暗棕色和浅棕色。雌鸟与雄鸟外观相似,但是幼鸟的上体颜色偏棕色,下体带黄,喉部的条纹更加模糊,胸部的条纹则不太明显。不同亚种之间具有微小的差异。
【鸣叫特征】
桂红短翅莺的鸣叫通常是由一系列短促的乐句构成,持续2至5秒左右,其音调由前面的几个音符逐渐过渡到连续的清脆颤音音节,如'chew chee chiriririririri'或'cheew chewichewichewichewi'。此外,还会有短暂的间隔后重复一次。它的伙伴通常会以高音调的音符来回应。另外,也会有类似“trr”和“schreep”这样的低沉或者尖锐声音。
【生活习性】
桂红短翅莺生活在森林边缘、竹林、山地森林、灌木丛中,经常活动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区域,但在马拉维的分布可低至1300米。它们主要以甲虫、蚂蚁和毛虫等小型昆虫为食,它们常常在地面覆盖物中像小鼠一样搜寻食物,时常单独或成对出现。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5月至10月(埃塞俄比亚)及8月至2月(肯尼亚)繁殖。巢穴由干草和叶子构成,外部覆盖着植物的绒毛和羽毛,内部衬有细草和绒毛。它们的繁殖地选在近地面的草丛、植被中。每巢一般有2至3枚蛋。
【外型辨识】
桂红短翅莺与喀麦隆短翅莺的形态特点部分相似。但鉴于其整体呈现更为赤褐色,因此在大部分的地理分布区域里,可以通过钼褐色的整体颜色来进行准确的辨别。另外,在某些特定区域,例如阿尔伯丁裂谷附近,它们相对当地的沙褐色亚种的喀麦隆短翅莺来说,具有明显的白色喉部特征,这是鉴别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桂红短翅莺被列为无危(LC)级别。它们在许多高地地区均较为常见,面对着不是特别严峻的威胁。这些物种不依赖原始森林生存,反而经常栖息在接近边缘的栖息地、次生植被以及半开放的地区。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以及赞比亚等国家。其自然栖息地主要为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亚热带及热带湿润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