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鹈形目 > 鹭科 > 麻鳽属 > 黑鳽
黑鳽

黑鳽

英文名:Black Bittern

学名:Botaurus flavicollis

【简介】
黑鳽,学名Ixobrychus flavicollis,属于鹈形目鹭科苇鳽属的一种鸟类。该种在民间俗称为鳽、乌鹭、高砂黑鹭、黑长脚鹭鸶和黄颈黑鹭。

【外形特征】
- 标本尺寸:体重200至360克,体长490至590毫米。
- 成鸟羽毛颜色:
- 雄性成鸟的颈部和头后部呈深蓝色,其他上体部位为亮黑色,腹部则以棕白为主,胸部形成明显的栗色和黑色条纹。
- 雌鸟体色稍暗,但基本形态特征与雄性相似。
- 虹膜与喙:虹膜呈红色或橙黄色,喙体黑褐色,下端泛黄,眼睛周围的皮肤裸露部分通常呈绿色或栗色。

【生活习性】
- 栖息地偏好:树丛密集的淡水环境,如池塘、红树林、湖泊、或靠近水边的竹林,高度可达1000米。黑鳽为夜行性,但在多云天气下也可能会在白天进食。以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昆虫为食。
- 行为:春季迁徙至繁殖地(中国南部),秋季则离开,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定点于水域边的低矮灌木丛中或者芦苇丛觅食,在黄昏与夜间更加活跃。当鸟类个体从芦苇丛或接近水边的植物中飞起时,上半身全黑的体型,易于识别。

【鸣叫特征】
-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 繁殖周期:在湿润的芦苇或竹林中筑巢,巢多处于低海拔区域的树木上,离水面1-15米。每巢产卵数为3到5枚。
- 孵化与成长:苗鸟出生时呈灰白色,有浅棕色的颈部与臀部淡斑。随着成长,眼珠会从黑色变为深棕色,裸露皮肤为粉红色基调,唯脚趾会选择深灰色,接近黑色。

【外型辨识】
- 标本尺寸:体重200至360克,体长490至590毫米。
- 成鸟羽毛颜色:
- 雄性成鸟的颈部和头后部呈深蓝色,其他上体部位为亮黑色,腹部则以棕白为主,胸部形成明显的栗色和黑色条纹。
- 雌鸟体色稍暗,但基本形态特征与雄性相似。
- 虹膜与喙:虹膜呈红色或橙黄色,喙体黑褐色,下端泛黄,眼睛周围的皮肤裸露部分通常呈绿色或栗色。

【物种区别】
- 无具体描述。

【保护状况】
- 分布于中国南方,偶尔见于黄河流域以上的地区。
- 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LC),但部分地区,例如因为人为开发导致栖息地破坏的澳大利亚,在某些区域可能面临着数量下降的挑战。
- 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
- 广泛的分布区,包括南亚和东亚的沿海地区,以及太平洋边缘的岛国和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