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苇鳽
英文名:Von Schrenck's Bittern
学名:Botaurus eurhythmus
【简介】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又称水骆驼、秋小鹭或秋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涉禽,属于鹈形目鹭科苇鳽属。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国东部,冬季则迁徙至马来半岛至大巽他群岛、印尼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等地。
【外形特征】
紫背苇鳽的雄鸟有显著的黑帽、褐色背、白颈及胸。喉部有一深色线条延伸至胸。雌鸟则较暗,背部有细斑点,喉部有淡褐色条纹。雄鸟和雌鸟的喙均呈黄绿色,成体初级覆羽为黑褐色,羽端为白色。双亲与幼鸟之间存在差异:幼鸟的颜色与雌鸟类似,但体色更偏褐色,背部白斑和羽毛上的褐色纵纹更显著。
【生活习性】
紫背苇鳽生活于开阔平原的水边植被、水稻田、水渠和沼泽地。主要在晨昏活动,常单只或小群活动。其飞行缓慢且贴近水面或芦苇。遇到危险时,它们能迅速奔跑或用嘴进行自卫。它们主要以小鱼、虾、蛙和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雄性在繁殖地内发出低沉‘gup, gup, gup’或‘oo oo oo’的喉音,用以防御领地和吸引配偶,活动多在夜间。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5至7月,每窝产卵3至6枚,卵白色,孵化大约16至18天,期间双亲共同孵化,主要由雄鸟负责喂养雏鸟。
【保护状况】
紫背苇鳽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LC)。在中国,它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地理分布】
紫背苇鳽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东区域及长江流域、浙江、福建、四川、西藏、云南、海南、台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