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翅鵙
英文名:Marsh Tchagra
学名:Bocagia minuta
【简介】
小红翅鵙是雀形目丛鵙科的小型鸟类。它们分布于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特别偏好湿地和沼泽边缘的环境。
【外形特征】
小红翅鵙体型紧凑,平均体长15至19厘米,体重25到41克。雄鸟头部为纯黑色,雌性则有黑白条纹的帽状头饰,背部红褐色,腹部淡色。雄鸟头部极具光泽,背部和翅膀上部为红褐色,尾羽基部有一抹浅黄色。雌鸟的头顶有显著的白色眉纹从喙基延伸至耳羽上方。幼鸟头部最初几乎全白,逐渐发展出类似雌鸟的特征,但眉纹更淡,背部有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
小红翅鵙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水边植被、芦苇丛、沼泽边缘和河流旁的灌木。它们低飞于植被中,依靠大型昆虫觅食。分布于低海拔地区,但在特定地区可高达2150米。
【鸣叫特征】
雄性小红翅鵙的鸣唱是一系列欢快的哨声,常在展示飞行时发出,其鸣叫声常用“tuwee-twer-tuweet”或“chee-chu-chweeoo”描述。雌鸟在二重唱中通常以鼻音“cherrrruu”回应。
【繁殖习性】
小红翅鵙的繁殖季节从2月持续至12月。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维护着强烈的领地性。雄鸟清晨和傍晚高飞于草茎或灌木上鸣唱以吸引配偶。巢建在灌木中,一般位于0.8至1.8米的高度。每次产卵1至3枚,由双亲轮流孵化。
【外型辨识】
小红翅鵙在体型、颈部和尾部长度上与同类别相信较小,并且雌鸟冠部黑白条杠清晰,这些特征可以与其它丛鵙区别开来。亚种remota较其他亚种色泽略淡,体型稍大。
【物种区别】
小红翅鵙在体型、颈部和尾部长度上与同类别相信较小,并且雌鸟冠部黑白条杠清晰,这些特征可以与其它丛鵙区别开来。亚种remota较其他亚种色泽略淡,体型稍大。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小红翅鵙被归类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小红翅鵙广泛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布隆迪、喀麦隆等非洲多国。曾有一段时间在肯尼亚海岸没有记录,仅限于裂谷以西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津巴布韦种群曾因栖息地破坏锐减,后通过一系列教育和保护措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