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须鹎属 > 灰头须鹎
灰头须鹎

灰头须鹎

英文名:Grey-headed Bristlebill

学名:Bleda canicapillus

【简介】
灰头须鹎(Grey-headed Bristlebill,学名:Bleda canicapillus)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一种雀形目鹎科须鹎属鸟类。广泛分布于西非的部分区域,栖息地包括雨林、画廊森林以及次生植被的下层。

【外形特征】
灰头须鹎体长约为20.5至22厘米,体重在36至46.5克之间。头部呈灰色,背部和尾部为深橄榄绿色,腹部则为黄色,尾羽边缘带有黄色斑点。虹膜呈棕色至红褐色,上喙呈黑色,下喙为浅蓝色,腿脚为淡蓝灰色或其他带有粉色色调的颜色。雌鸟与雄鸟的外观十分相似,雌鸟体型略小。

【鸣叫特征】
灰头须鹎的鸣叫包括清脆的鸣声,尖锐的哨声,和其他典型的声音,如 “chééoo”、“chééup” 或 “chríup” 和 “kyuw” 或 “peeuw”,有时会连续不断地重复。

【生活习性】
灰头须鹎多栖息在热带雨林的底层,偶尔会加入混合鸟群,跟随蚁群活动。它偏好热带雨林、它们也繁茂的次生植被环境及廊道森林。在捕食时,它们活跃于地面,也倾向于接近水域附近的开阔地带。

【繁殖习性】
灰头须鹎会在水域附近的岩洞、岩壁缝隙或河岸等处筑巢,有时也在人工设计的巢箱或土坎中营巢。巢为杯状,由枯草、树皮纤维、麻、细草根等材料编织而成,并内衬兽毛、绒羽等柔软材料。每窝通常产卵5-6枚。孵化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雌鸟孵化时间大约为12天,幼鸟在14天左右能离巢。

【外型辨识】
区分灰头须鹎与其它相关物种主要依据头部颜色和面部特征。灰色头部,以及没有眼皮上的蓝色裸露皮肤是它区别于绿尾须鹎(Green-tailed Bristlebill)的显著特征。脊背橄榄绿色而非深橄榄绿色,且尾羽为绿色的须鹎(Bristlebill)与之明显不同。与黄眼先须鹎(Brown-headed Bristlebill)重叠区内,区别在于灰头须鹎头部为灰色,且面部没有黄色斑点。

【地理分布】
该鸟类的地理分布范围覆盖西非,即从冈比亚西部至塞内加尔西南部和几内亚比绍,向东至尼日利亚东南部和喀麦隆西南部,包括孤立的乔斯高原种群和塔卡曼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