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蓬背鹟
英文名:Pririt Batis
学名:Batis pririt
【简介】
南非蓬背鹟英文名为Pririt Batis,学名Batis pririt。该鸟属于雀形目疣眼鹟科蓬背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安哥拉的半干旱和干燥灌木草原。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11至12厘米,体重7.5至14克,展现出鲜明的黑、灰、白及橙黄色调。雄鸟背部呈灰色,头顶有较淡的冠羽,脸部至颈侧有黑色面罩,翼上有一条白色纹,尾巴黑色,外侧有白色边缘;腹部白色,胸带黑色,两胁有黑色斑点。雌鸟背部稍带橄榄绿,下巴、喉部和胸部为橙色或黄赭色,逐渐淡至两胁;幼鸟比成鸟更偏褐色,腹部颜色更模糊,边缘有斑驳。
【生活习性】
南非蓬背鹟主要生活在金合欢荆棘灌丛、沿水道的柽柳林及草地树丛中。活动范围通常在低地,通常不会移动到高海拔地区。它们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包括大型鳞翅目昆虫。觅食时较为活跃,通常在灌木和树木的中下层捕食,高度一般不超过5米。觅食过程中,它们或者悬停捕食,或者短暂飞行中的猎食。
【鸣叫特征】
该物种发出一系列单调的管状‘tseeep’声,音调缓慢下降,还有类似‘krunk’的噪声。鸣唱时会连续重复这个音符两到三次,有时完整鸣唱可以达到40个音符,整个过程音调逐渐降低。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10月至次年1月,其繁殖时间与当地的降雨模式高度相关。鸟巢为小杯状,由植物材料和蜘蛛网编织而成,并装饰着树皮,通常悬挂在离地面1至3米高的水平树枝上。每窝产蛋1至4枚,一般为2枚,蛋壳颜色为白色或奶油色或带有绿色白色的基调,伴有棕色和灰色的斑点和斑块。孵化期为17天。在极端高温时期,母鸟会蹲伏在雏鸟上方扇动翅膀为其降温。幼鸟在巢中停留约17天。白腹金鹃可能会寄生其巢穴。
【外型辨识】
雄鸟与较大的点颏蓬背鹟相似,但胸带更窄,胸部通常有深色斑点,另外叫声也是区别点之一。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评估为LC(无危)等级。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安哥拉的干燥落叶林和荆棘灌木丛,尤其是在卡拉哈里盆地,由于过度放牧导致的灌木丛扩张,可能对该物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