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颊王森莺
英文名:Black-cheeked Warbler
学名:Basileuterus melanogenys
【简介】
黑颊王森莺属于雀形目森莺科的王森莺属鸟类,分布于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的塔拉曼卡山脉高海拔森林。
【外形特征】
成年后体长约13.5厘米,体重约为13克。头部呈红褐色,两侧脸颊为黑色,白眉纹延伸至颈背。身体上体橄榄灰色,翼尾暗灰褐色,喉部为白色,胸部橄榄灰色,腹部黄白色。雄雌区别不明显,幼鸟上体偏棕色,胸部更灰,有两道肉桂色翼带。
【生活习性】
通常在低部林层活动,并且常常加入到混合物种的群体中生活。它们主要以昆虫、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黑颊王森莺生活在较高海拔的森林中,偶尔会下降至较低的高度。在繁殖季节,他们在斜坡或沟壑上构建大型穹顶巢,侧面开有一个入口,雌鸟每次产2枚蛋。
【鸣叫特征】
黑颊王森莺的鸣叫声为尖锐的'tsit'声,雄鸟的歌声则表现为快速的颤音模式,如'tsi tsi wee tsi tsi wu tsi wee'。
【繁殖习性】
繁殖期时,雄雌鸟搭档会在斜坡或沟壑中构建大型穹顶巢,入口位于侧面,然后由雌鸟产下2枚白色蛋。
【外型辨识】
主要外形特征:头部呈红褐色,两侧脸颊为黑色,白眉纹延伸至颈背。身体上体橄榄灰色,翼尾暗灰褐色,喉部为白色,胸部橄榄灰色,腹部黄白色。
鸣叫特征:黑颊王森莺的鸣叫声为尖锐的'tsit'声,雄鸟的歌声则表现为快速的颤音模式。
【物种区别】
黑颊王森莺与棕顶王森莺相比,具有更深的面颊色和白色的胸部,而与乌顶丛唐纳雀相比则体型较小,背部更灰,具有双色喙和红褐色冠羽。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黑颊王森莺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的塔拉曼卡山脉高海拔森林。其中,中美洲的区域涵盖了从危地马拉到巴拿马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