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唐纳雀
英文名:Gold-ringed Tanager
学名:Bangsia aureocincta
【简介】
金环唐纳雀是一种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金唐纳雀属的鸟类。其独特的特征包括金色环绕的眉纹和显著的稀有性,仅分布在哥伦比亚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并被列为易危物种(VU),主要受到栖息地丧失和森林破坏的威胁。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的头部大部分为黑色,眉纹延伸成的黄色“金环”围绕头侧和耳羽后方,与黑色的喉部形成鲜明对比。胸部中央有黄色斑块。雌鸟的颜色较淡,“金环”更窄并偏绿色,黄色胸部较暗淡,背部和翅膀的颜色也更暗淡。成年雄鸟平均重量为42.1克,翼展89.40毫米,喙长14.03毫米,尾长52.42毫米,跗跖长26.08毫米。
【鸣叫特征】
金环唐纳雀的鸣叫声由一连串的尖锐音符组成,音调由高到低再升高,常常在暴露于枝条之上反复鸣叫。
【生活习性】
金环唐纳雀生活在海拔高度在1350至2195米之间的湿润云雾森林。它们以昆虫和水果为主食,偶尔也捕食青蛙。虽然主要单独觅食,但在遇到食物时也会成对或以家庭群的形式出现,并偶尔加入混合物种群进行觅食。它们在树上的苔藓和附生植物中寻找食物,动作缓慢且有时也在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金环唐纳雀的繁殖季节大致在每年2月至7月之间,期间会有换羽现象,并显得比较沉默和隐秘。巢位于高处横向的树枝上,隐藏在众多附生植物当中,呈拱形,由苔藓构成,内部铺有细根。雄鸟可能参与育雏活动。
【外型辨识】
与其他唐纳雀如金胸唐纳雀、黑金唐纳雀和苔背唐纳雀相比,金环唐纳雀最突出之处在于其鲜明的“金色环状”标记。雌鸟色彩更为暗淡,胸部黄色更不明显。
【保护状况】
尽管生活在高度受限的环境中,金环唐纳雀的分布异常狭窄,且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等问题面临威胁,因此IUCN对其保护等级为易危(VU),等待社会各界共同保护这种珍稀鸟种。科学名称为Bangsia aureocincta。
【地理分布】
哥伦比亚西部是金环唐纳雀的唯一栖息地,分布区域涵盖乔科省、瓦勒德尔卡乌卡省和里萨拉尔达省的塞拉尼亚德洛斯帕拉瓜斯山区、安蒂奥基亚省的梅塞尼亚—帕拉米尔略自然保护区及塔塔马山脉的塔塔马国家自然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