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竹鸡
英文名:Chinese Bamboo Partridge
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
【简介】
灰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俗名包括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普通竹鸡等,是一种中国南方特有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四川东部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往南延至广东北部,并引入日本。
【外形特征】
灰胸竹鸡体型约为30-32厘米,体重242-342克。头部具有棕色的冠羽和颈背、蓝灰色的额部和眉纹以及红棕色的喉部和下耳羽。上体主要为暖橄榄棕色,带有灰色网状花纹和黑色与栗色斑点。下体主要为肉桂色,胸部带有明显的蓝色并夹杂着锈红色带。
【生活习性】
灰胸竹鸡多在白天活动,夜晚栖息于树上。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杂草种子、嫩芽、叶片及各类昆虫。它们通常栖息于海拔高度约1000米以下的地区,如竹林、灌木丛和草地。
【鸣叫特征】
灰胸竹鸡雄鸟的鸣叫声较为响亮,发出连续的“gi-gi-gi-gi-gi-gi-gigeroi-gigeroi”的声音。也有二重奏式鸣叫形式。
【繁殖习性】
灰胸竹鸡繁殖期通常从3月份开始,在茂密的灌丛、草丛或竹林地面筑巢,每窝产卵7-12枚,大小约30-34毫米×25-27毫米,重12-13克。
【外型辨识】
灰胸竹鸡与其它竹鸡种类相比,显著区别在于头部具有更多的红棕色,上体和下体颜色较浅,以及白色斑点更多且黑色标记减少且尺寸较小。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列为无危状态。尽管面临栖息地丧失和过度狩猎的威胁,但由于其广泛的分布范围和在许多地区的常见性,灰胸竹鸡总体上被认为是安全的。
【地理分布】
灰胸竹鸡在中国有两个亚种:指名种B. t. thoracica和台湾亚种B. t. sonorivox。指名种在中国中部、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台湾亚种仅限于台湾地区。该物种已被引入日本,并在夏威夷和阿根廷也有自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