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竹鸡属 > 台湾竹鸡
台湾竹鸡

台湾竹鸡

英文名:Taiwan Bamboo Partridge

学名:Bambusicola sonorivox

【简介】
台湾竹鸡(学名:Bambusicola sonorivox),是一种鸡形目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台湾,属于台湾特有种。这种鸟长约30至32厘米,外形独特,头部石灰色,喉咙深橙色,侧面和翅膀带有锈色斑点,常生活在低地和山麓森林中,栖息于密集灌木区、竹林和草地,以种子、嫩芽、叶子和少量昆虫为食。

【外形特征】
台湾竹鸡体长约30至32厘米。头部呈橄榄灰色到灰绿色,冠部带锈色。下巴和喉咙为锈色,其余头部至上胸部为灰色。翅膀上的白色斑点不明显,下身至尾部覆羽则为锈黄褐色,带有广泛的宽大栗色斑点和纹理。眼睛为暗棕色,喙为深灰色尖端黑色,腿为灰色橄榄色。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缺乏雄鸟特有的腿刺。幼鸟颜色比成鸟更暗淡。

【生活习性】
台湾竹鸡栖息于低地和山麓森林的下层灌木和草地,多在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活动。夜间它们通常在地面或树冠下休息,特定的时间,它们也会聚成对或小群觅食。主要食物包括种子、嫩芽、叶子以及少量昆虫。

【鸣叫特征】
台湾竹鸡的鸣叫声是一种连续的颤音,并逐渐上升,类似于塑料浴缸玩具发出的声音'rik-a-yeeee!',雄鸟还会发出响亮、共鸣的系列叫声。

【繁殖习性】
在日本(作为引入种)的繁殖期通常从4月中旬开始,繁殖巢位于地面上隐蔽处。幼鸟记录于9月。

【外型辨识】
台湾竹鸡生活在有下层植被的低地和山麓森林,其外部特征包括从脸部至胸部为灰色,喉咙为栗色,背部呈褐色并带有白斑,脚为灰色。这种鸟的雌雄外形相似,因此较难区分,而其体长约25公分左右。它属于群居性鸟类,常常三五成群地出现于林地间,食物包括果实、种子、昆虫和叶子,并发出类似“鸡狗乖~鸡狗乖~”的声音。入夜时鸟儿们则栖息在树上,但它们的飞行能力较差。

【物种区别】
台湾竹鸡与灰胸竹鸡的区别在于,灰胸竹鸡头部的锈色不仅限于下巴和喉咙,且下胸部至尾部覆羽颜色较浅,斑点较少且较小,上身颜色也较浅,翅膀上的白色斑点也较大。

【保护状况】
台湾竹鸡被IUCN列入无危(LC)等级,因为在全球分布范围内普遍较常见,种群稳定,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也没有已知的严重威胁。但其栖息地面临潜在的压力。

【地理分布】
台湾竹鸡分布于台湾,属于东洋界。在台湾原住民文化中,该鸟在不同部落中有多种象声词命名,包括Seediq和Truku的tkurih,Thao的tikulhat,Bunun的tikulas,Paiwan的tjikulai,以及Amis的tiko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