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白尾鹎属 > 白尾鹎
白尾鹎

白尾鹎

英文名:Honeyguide Greenbul

学名:Baeopogon indicator

【简介】
学名:Baeopogon indicator
英文名:Honeyguide Greenbul

分类:雀形目、鹎科、Baeopogon属

分布区域:白尾鹎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热带雨林和低地森林,主要包括非洲西部和中部。其栖息地主要在低地森林的上层。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体长约19厘米,雄鸟体重44-53克,雌鸟40-48克。
雄鸟上身及头部呈灰橄榄色,羽毛略带橄榄绿色;尾羽中央一二对为黑色,三对内侧和末端有约两厘米宽的黑色,其余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并有乳白色边缘,逐渐变窄。雌鸟体型较小,眼睛呈棕色至灰色,而幼鸟颜色较暗淡,腹部为灰色,三对外侧尾羽全白,第三对尾羽的黑尖较小,眼睛颜色则介于幼鸟偏灰白色和年轻雄鸟之间。

【生活习性】
主要成对或小群活动,偶尔也会加入混种鸟群。它们主要栖息在低地森林的较上层和部分中层位置。
白尾鹎主要以浆果和其他水果为食,比如无花果、鳄梨木、海斯特里亚、大戟、芒加、狼毒、特雷马、希洛皮亚等。同时,它们也会捕食甲虫、毛虫、蚂蚁等节肢动物。

【鸣叫特征】
白尾鹎的叫声独特,主要鸣唱是一连串8-10个悦耳的哨音,最后一个音符延长下降,常被简化为“vik-vik-viiieew”或“tiu-liuuw”。此外,有时发出单独的喵喵声“teeueeep”或“squeeeueee”。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独特特征包括白色的尾羽,且雄鸟有苍白的眼睛。与蜜引鸟明显区别开来,例如它较长的尾部形状和更暗的灰色下体。
与同系的肖氏绿鹎相比,白尾鹎的灰色下体更有暗色倾向,而雌鸟则通过其暗色眼睛来区分。

【保护状况】
白尾鹎的IUCN保护状态未知。

【地理分布】
白尾鹎被纳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除了标准的IUCN保护状态,它还被提及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草原,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