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凤头山雀属 > 纯色冠山雀
纯色冠山雀

纯色冠山雀

英文名:Oak Titmouse

学名:Baeolophus inornatus

【简介】
纯色冠山雀,学名为Baeolophus inornatus,属于雀形目山雀科凤头山雀属。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地区,包括俄勒冈州南部、加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亚北部等地,栖息于暖和干燥的橡树林及橡松混交林中。

【外形特征】
纯色冠山雀为小型灰褐色鸟类,其头部特征明显,有一团小而圆的羽毛冠,脸颊相对朴素,下腹羽毛颜色稍浅。上体呈深灰褐色,下体略淡,并有细微的淡黄棕色侧面。眼周黑色眼斑轮廓清晰,使其眼睛看起来更为突出。两性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仅在体型上会有细微区别,雄鸟略为较大。这一物种拥有多个亚种,亚种间存在一定的体型、色彩及喙度大小变异。

【鸣叫特征】
纯色冠山雀发出的是急促而粗糙的'yicka-dee-dee'声。其歌声由几个重复的音节组成,通常包含2到3个音节,且最后一个音阶较低。叫声通常由3到7个短语构成。

【生活习性】
纯色冠山雀全年都居住在太平洋沿岸的橡树林或橡松混交林中,更偏好低至中海拔的干燥环境。它们在树洞或密集枝叶中过夜,通常与家人或较小的群体共同栖居。食谱广泛,包括昆虫、蜘蛛、浆果、橡子和种子。觅食时既会在空中追逐昆虫,也会在地面、树叶、树枝以及树干上搜寻食物。有时采取倒挂觅食的行为,且善于用树枝摩擦坚果以破裂壳皮获取粮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从3月至7月,高峰期间为4月至5月,它们选择使用啄木鸟遗留的洞穴或自然空腔、构筑在人工鸟屋内的巢箱作为巢址,主要运用草、苔藓、树枝、黏土、毛发及羽毛等材料构筑巢。一般每窝产卵3至9颗,以6到8颗为平均值。雌鸟为主要孵化者,且孵化期约为14到16天。幼雏为晚成性的鸟,需由双亲共同照顾,并在孵化后会在巢盒停留16至21天,其后会在双亲的继续照护下额外抚养3至4周。

【外型辨识】
纯色冠山雀和林山雀外形及其相似,可以通过背部的颜色及叫声的基本音阶进行区分,即前者背部颜色为棕色,而后者通常呈现铁锈棕色;纯色冠山雀的歌声由一系列3至7个音节构成,每个音调均持续时间相等(一高一低间隔),而林山雀的歌声是更为快速的若干同音节清楚连续的鸣叫。

【保护状况】
纯色冠山雀现仍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除上述列举的地理位置外,纯色冠山雀还可在加州地区进行繁殖,在非繁殖期间则可能扩散到更广阔的森林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