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巨嘴鸟科 > 绿巨嘴鸟属 > 韦氏绿巨嘴鸟

韦氏绿巨嘴鸟

英文名:Wagler's Toucanet

学名:Aulacorhynchus wagleri

【简介】
韦氏绿巨嘴鸟,学名为Aulacorhynchus wagleri,是一种分布于墨西哥西南部的巨嘴鸟科鸟类。这种鸟以鲜艳的羽毛和大型喙部著称,在热带森林中显得格外醒目。

【外形特征】
韦氏绿巨嘴鸟身长约为29至37厘米,体重约160至200克,两性外观相似但雌鸟较小,喙部略短。其喙部黑色,带有黄白色的竖条纹,基部有橙棕色的竖条纹。主要羽毛为绿色,下部颜色较浅,前冠黄白色,渐变成橄榄色至后冠,颈部则为淡色。眼周为暗红色,周围为更深的裸露皮肤,下脸和喉咙为白色,向下渐变为蓝色。尾羽上部基部为绿色,逐渐变为蓝色,并具有一条暗色的顶端。

【生活习性】
这种鸟主要栖息于墨西哥西南部湿润的山地森林中,也出现在次生林、灌木丛、牧场和种植园等较荒的环境中。它们是群居性动物,常成群活动,最大聚集数量可以达到10只。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水果、昆虫和一些小型脊椎动物如鸟类、蛇、蜥蜴等。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音相似于蛙鸣,具体表现为“rronk-rronk-rronk”或者“wup-wup-wup”。有时会加入更强有力的音符,打破重复模式。在飞行时,还能听到翅膀呼啸过去的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从3月延续至7月。它们筑巢于树上的洞穴中,洞穴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或被啄木鸟遗弃的。巢穴的高度一般可达27米。每个巢穴大约含有3至4个蛋,但数量可从1至5个不等。二位父母共同孵卵,但雌鸟承担了更多的孵化职责。孵化期为16天,幼鸟在42至45天后从巢中出来。

【外型辨识】
韦氏绿巨嘴鸟与其他同类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颜色模式,尤其是喙部的黄色和橙棕色条纹,以及胸部和尾部下方的白色和暗色区域。

【保护状况】
基于IUCN评估,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韦氏绿巨嘴鸟主要分布于墨西哥西南部的瓜埃拉州和瓦哈卡州西部的Sierra Madre del Sur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