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雀鹀科 > 薮雀属 > 黄胸灰耳薮雀

黄胸灰耳薮雀

英文名:Vilcabamba Brushfinch

学名:Atlapetes terborghi

【简介】
黄胸灰耳薮雀(Vilcabamba Brushfinch,学名:Atlapetes terborghi)是雀形目雀鹀科薮雀属的鸟类。首次发现于1966至1970年间,由约翰·特博格和约翰·韦斯克领导的探险队在秘鲁南部中央未开发的维卡班巴山脉顶峰完成。该物种栖息于海拔2520-3520米的湿润山地森林和矮林中。

【外形特征】
黄胸灰耳薮雀是一种中等体型、长尾的鸣禽,具有暗绿色的背部,翅膀和尾巴更为深黑,两侧的脸呈现黑色面罩,与红褐色的冠部和颈背形成鲜明对比。它下体呈鲜艳的黄色,两侧的胸腹区域带有橄榄色的斑纹。成鸟两性相似,头前部、冠部和颈背呈红褐色,背部为黑色,带有橄榄绿色斑块。虹膜颜色为深棕色,喙为纯黑色,脚部为深棕色。

【生活习性】
黄胸灰耳薮雀主要栖息于秘鲁西北部库斯科地区的湿冷安第斯山脉森林中。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常常集群活动。在繁殖季节,它们倾向于在地面或灌木丛中筑碗状巢穴产卵。

【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外型辨识】
在黄胸灰耳薮雀的栖息区域内,没有其他物种具有红褐色冠部和黄色下体的独特外观。地理位置上,它与南部的黑脸薮雀(具有显著不同的黑色喉部,较淡的黄色胸部和腹部,及其广泛的暗斑点)形成明显的地理隔离。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黄胸灰耳薮雀目前被列为IUCN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黄胸灰耳薮雀的地理分布范围狭窄,仅限于秘鲁西北部库斯科地区的维卡班巴山脉湿润安第斯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