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薮雀
英文名:White-winged Brushfinch
学名:Atlapetes leucopterus
【简介】
白翅薮雀(学名:Atlapetes leucopterus),又称为White-winged Brushfinch,是雀形目、鹀科的小型鸣禽。该物种分布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西北部至秘鲁中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白翅薮雀的外观因地理分布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这个物种的显著体色包括灰色和白色的羽毛,此外,特别明显的是其白色的翼斑。多数亚种的头部颜色为栗色,而其面部特征明显地区分了北方亚种的纯黑面部与西南厄瓜多尔以及其他北秘鲁个体的带有白色斑点的面部。
【鸣叫特征】
其鸣声为简单的两段式高音细弱音符,不具备颤音短语,叫声谱型类似高降调的“tseeu”。这一特征便于将它与同域分布的其他Atlapeetus物种区分开来。
【生活习性】
这种鸟主要生存在亚热带或热带的干燥森林、湿润低地森林、湿润山地森林以及受退化影响的小树林中。它们在密集植被如山地灌木丛和路边杂草中发现比较频繁。从繁殖期到非繁殖期,这种鸟均喜欢在隧道或灌木丛筑巢时期,在地表或草丛状态下进行活动。
【外型辨识】
与棕冠薮雀相比,白翅薮雀十分容易通过其白色的翼斑来识别。同样,基于鸟面部标记的差异,例如,纯黑色面与带白点的面之间,不同亚种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显著。
【物种区别】
无相关内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09年的红皮书上将白翅薮雀列为无危(LC)物种。其广泛的地理分布和相对的常见性意味着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相反,厄瓜多尔的记录显示由于区域性的森林砍伐活动,其种群可能会在当地增长。
【地理分布】
白翅薮雀分布面积主要在南美洲的南端,特别是厄瓜多尔西北部至秘鲁中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