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小鸮
英文名:White-browed Owl
学名:Athene superciliaris
【简介】
白眉小鸮(英文名:White-browed Owl,学名:Athene superciliaris)是鸱鸮科、小鸮属的鸟类。它仅特有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这种鸟以其独特的白色眉毛和带有褐色斑点的头部而著称。
【外形特征】
白眉小鸮体长约为23至30厘米,体重介于235至236克之间(雄鸟和雌鸟相近)。头部圆且偏棕色,面部面盘为淡灰褐色,不特别明显。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显著的白色眉毛、冠部的白色斑点以及均匀的棕色斑点体色。眼睛深棕色,喙淡黄绿色,脚趾黄色。幼鸟的形态与成鸟相似,但下体条纹较为狭窄,并且尾羽上有相间的棕色和白色横纹。
【鸣叫特征】
白眉小鸮在夜晚极为活跃,主要发出两声沉闷的双音节鸣叫,依次为“ho-o-o, hoo”,有时还会附带一系列升调的吠叫声,“kiang-kiang-kiang...”。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在多种森林生境,包括开放地带、树木稀少的地区、林地草原、半干旱荆棘灌丛、落叶干林、常绿雨林和岩石峡谷,甚至人们居住的村庄。主要捕食昆虫、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如鼠和蝙蝠、小型鸟类和爬行动物(包括变色龙)。在飞行中它们常以出其不意的俯冲捕捉猎物。
【繁殖习性】
该物种的繁殖生态相对较少,据知其繁殖季节为10月至12月间。白眉小鸮主要在树洞内筑巢,已有记录显示它们在森林内部的树洞、森林边缘等区域筑巢。窝卵数量估计在3至5枚,卵尺寸约为34.3-37.7毫米×27.4-30.7毫米。
【外型辨识】
该物种明显区别于其他小鸮属鸟种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独特的白色眉毛和带有棕色斑纹的下体。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白眉小鸮被评定为无危(IUCN LC),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南部的干燥森林等地,并在低海拔地区广泛分布,最高可达800米。作为马达加斯加特有种,白眉小鸮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限制保护。
【地理分布】
白眉小鸮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除了岛中部地区,主要栖息于岛的低海拔区域。它们的栖息覆盖东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的森林,甚至包括次生林和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