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卡纳灶鸟属 > 绣眼棘尾雀
绣眼棘尾雀

绣眼棘尾雀

英文名:Eye-ringed Thistletail

学名:Asthenes palpebralis

【简介】
绣眼棘尾雀(学名:Asthenes palpebralis)是雀形目灶鸟科卡纳灶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生活在秘鲁中部安第斯山脉狭小区域内。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宽阔的白色眼环及非常长而纤细、末端呈深叉状的尾巴。

【外形特征】
绣眼棘尾雀体型较小,羽毛颜色为栗褐色,披有白色眼环,与红褐色的尾巴形成对比。腹部和下体为灰白色,下巴有一块锈色或橙红色斑块。雌鸟和雄鸟羽毛相近,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下巴缺乏锈色斑纹,腹部颜色稍浅,两胁偏棕色。

【生活习性】
绣眼棘尾雀栖息在云雾林及高山森林与开阔地区的边缘地带,活动于灌木丛和矮树林的树冠下层。主要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

【鸣叫特征】
此鸟的叫声包括快速高音颤音和尖锐的尖叫。

【繁殖习性】
绣眼棘尾雀的繁殖期约为3月至6月。该种鸟筑巢于有一定高度的阔叶树顶部,并且巢呈杯状,随风摇摆,结构较为稳定。

【外型辨识】
通过与同生境的其他鸟类的对比,如灰棘尾雀和白冠针尾雀,绣眼棘尾雀凭借其独特的白色眼环、长而深叉的尾羽、锈色的下巴,可明显区分。虽然与白冠针尾雀分布区域重叠,但仍可通过体型差异(白冠针尾雀较大)、头部羽毛的金黄色顶冠、白色喉部与上胸部以及不同的尾羽和翅膀的翼覆羽来区分。

【保护状况】
绣眼棘尾雀被列为无危物种,即IUCN红色名录中的LC级别。

【地理分布】
绣眼棘尾雀仅分布于秘鲁中部安第斯山脉,具体于Junín省的特定地区,海拔高度在3,030至3,71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