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卡纳灶鸟属 > 高山卡纳灶鸟
高山卡纳灶鸟

高山卡纳灶鸟

英文名:Cordilleran Canastero

学名:Asthenes modesta

【简介】
高山卡纳灶鸟(学名:Asthenes modesta),属雀形目、灶鸟科卡纳灶鸟属的鸟类,分布于秘鲁至阿根廷南部,包括玻利维亚和智利的部分地区。该鸟以其显著的喉橙色斑块和主要的地面活动习性闻名。

【外形特征】
高山卡纳灶鸟的体长约15-16厘米,体重在13-22克之间。头部带有淡褐色眉纹,延伸至喙基部,眼先呈暗棕色,耳羽为褐色。冠羽与上体是暗淡的棕色,背部在南部稍显沙色。前额有模糊的黑点状纹,臀部和尾上覆羽带有锈色。翅膀覆羽呈深棕色,边缘显栗色。大覆羽有黄褐色或暗肉桂色的边,飞羽为暗赤褐色,基部带锈色。尾羽渐变色,中央对最突出,末端微圆,颜色从内侧的暗赤褐色至外侧的锈色。下颌区域为淡褐色,带有深褐色条纹,而下巴和上喉则为淡棕色,中心有一个橙色至橙红色斑块。颈侧、下喉和上胸为灰白色,有模糊的深色条纹,下胸部和腹部淡棕色,两胁和尾下覆羽带有锈色。虹膜为棕色至深棕色,上喙为黑色至暗棕角质色,下喙为角质至棕灰色带暗色尖端,腿和脚为黑灰色至暗褐色。幼鸟无橙色喉斑,胸部和腹部有斑驳的花纹。

【生活习性】
高山卡纳灶鸟栖息于温带和干旱草原,这些区域通常有岩石露头和零星的矮灌木丛。在阿根廷南部,它们偶尔还会出现在干旱山地灌丛。它们适应中低至极高海拔,从海平面附近一直延伸到4500米。它们全年分布于此区域内,以鞘翅目昆虫、蚂蚁和蟑螂等节肢动物为主要食物。通常单独觅食,偶尔会以二三十为群体。

【鸣叫特征】
高山卡纳灶鸟鸣叫独特。它们的鸣唱通常为快速上升的颤音,突然停止,持续时间大约2秒;也有更复杂的颤音伴有引子音符。阿根廷记录的描述为“chichichi, chiri, chiri… chichichi, chiri, chiri”。叫声为短促而低沉的“pyup”或是“tjit”声。

【繁殖习性】
高山卡纳灶鸟的繁殖季节在南半球的春季至夏季,大约从十月至三月不等。这期间它们可能是单配偶制。它们筑有圆柱形或球形的巢,顶部有一个侧面入口。巢构造复杂,用紧密编织的树枝、羽毛甚至毛发组成,内部直径约12至15厘米。巢的高度和地点变化较大。每窝产卵2至4枚不等,具体数量取决于地区。

【外型辨识】
高山卡纳灶鸟和小卡纳灶鸟及峡谷卡纳灶鸟相比,更偏好开阔生境。通过观察尾部的姿态(保持较硬的尾部翘起或下垂姿态)以及不同的鸣叫和唱鸣声,可以将这种灶鸟与其他同类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状态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高山卡纳灶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到阿根廷和乌拉圭,均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该鸟不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出现。其生境常受中度过度放牧的影响,导致种群稳定性面临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