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波卡纳灶鸟
英文名:Cipo Canastero
学名:Asthenes luizae
【简介】
西波卡纳灶鸟学名:Asthenes luizae。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是一种珍稀的鸟类。它们体型约为17厘米,体重在25.5至30.5克之间,由于长长的、渐变式的尾巴特别醒目。全身羽毛主要为灰色,尾羽呈红栗色。
【外形特征】
西波卡纳灶鸟头部特征独特,眉纹狭窄且灰白色,深棕色或黑褐色眼线,两侧面部灰棕色并带有细小的黑褐色斑纹。冠部呈现暖棕色,背部和臀部为灰棕色,翅膀则呈现深棕色,靠里的五个初级飞羽基部边缘带有明显的淡黄白色区。尾羽渐变,中央尾羽尖端较窄,其余则圆钝,尾羽的颜色从深棕色渐变至红栗色。下巴和中部上喉为白色,两侧细小的黑色条纹,喉咙侧面和胸腹部为灰色,腹部中央有轻微的橄榄色区域,两侧更深。虹膜呈现黑褐色,上喙深灰色带黑色尖端,下喙与上喙相似或基部颜色较浅,腿脚颜色偏暗粉色或灰色。
【鸣叫特征】
西波卡纳灶鸟发出的一系列鸣叫声通常包含约十一个交替的下降音调,持续约3秒,尾音逐渐减弱。它们偶尔发出一种高音金属质感的“jlip”接触叫声,间隔约2秒。
【生活习性】
西波卡纳灶鸟主要栖息于海拔900到1500米的岩石露头与灌木植被交叉地带,整个年份均在该地区活动。它们主要以节肢动物为食,尤其是单独或成对觅食于地面。巢的结构为球形或圆柱形,由树枝构成,外覆干草和苔藓。已知六座巢中有两座正在活动,并且被紫辉牛鹂寄生。
【繁殖习性】
平均蛋尺寸为21.8毫米 x 17.8毫米(n=3)。雏鸟的头部覆盖灰色绒毛,皮肤偏橙色,喙及口腔内侧为黄色。巢域估计达到100至300平方米。
【外型辨识】
西波卡纳灶鸟以其独特的尾羽长度、渐变颜色及明显的眉纹与其他灶鸟科成员区别开来。有具体数字及实例显示,两个眼前的活跃巢穴已被紫辉牛鹂寄生。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物种。目前全球数量估计在2500至10000只之间,数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紫辉牛鹂的寄生被认为严重威胁之一。
【地理分布】
西波卡纳灶鸟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南部的埃斯皮纳苏山脉,具体地点包括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塞拉杜奇波国家公园和伊坦贝峰州立公园等。该物种于1985年首次被发现,1990年正式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