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卡纳灶鸟
英文名:Many-striped Canastero
学名:Asthenes flammulata
【简介】
斑纹卡纳灶鸟,学名Asthenes flammulata,属于雀形目灶鸟科卡纳灶鸟属的鸟类。这种鸟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北部至秘鲁中部的安第斯山脉高地上。
【外形特征】
斑纹卡纳灶鸟具有显著的白条纹和红褐色翅膀等独特特征。其胸腹呈现橙红褐色,胸部和两侧白色,尾巴狭窄且带有红褐色条纹。上体覆盖有暗褐色的斑纹,下体则呈现橙色渐变为白色。其他显著特征包括淡白色眼眉、深褐色条纹构成的前额以及肉桂色头顶。
【生活习性】
斑纹卡纳灶鸟常作为单独或成对活动,擅长隐蔽且在草丛中跳跃或奔跑。它们主要依靠地面、灌木丛或Polylepis树林捕食节肢动物。
【鸣叫特征】
斑纹卡纳灶鸟的叫声独特,由一系列湍流般加快的尖锐“scree”转变为结尾部分微微颤音的嘎吱声。也有哀婉的相似鼻音“eeuw”或“mew”,在受到干扰时还会发出短促的高音“pit”。
【繁殖习性】
关于斑纹卡纳灶鸟的具体繁殖情况目前知之甚少。
【外型辨识】
成鸟的眼睛为棕到深棕色,虹膜大小适中;喙部颜色多样,从黑色到暗角质色不等。基部从蓝色到灰色、腿和脚从浅棕色至灰绿色不等。幼鸟个体喉部可能有模糊的斑点,比成鸟少一些明显的条纹。
【物种区别】
斑纹卡纳灶鸟与纹背卡纳灶鸟相似但前者羽毛条纹较少且显得更淡;而其某些特征又与安第斯针尾雀存在相似性,在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分布重叠。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斑纹卡纳灶鸟被列为LC无危物种。整体上在南美洲的一些特定区域广泛且分布稳定。对于不同区域如哥伦比亚与秘鲁地区,需要更详细地理解它们的具体种群动态和各自的生态需求。
【地理分布】
斑纹卡纳灶鸟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至4,5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和灌木丛草地生态过渡带。这一区域还包括低至2,700米的东部哥伦比亚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其他特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