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卡纳灶鸟
英文名:Austral Canastero
学名:Asthenes anthoides
【简介】
安第斯卡纳灶鸟(Austral Canastero,学名:Asthenes anthoides)是雀形目灶鸟科的成员之一。它们主要栖息于南美洲智利南部至阿根廷西南部的帕塔哥尼亚地区,偏好湿润灌木草原地带。
【外形特征】
安第斯卡纳灶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身长约15.5至16.5厘米,体重约21至23克。上体呈沙褐色并带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尾部较短。头部为沙褐色,有白色或淡黄色眉线,脸部暗灰色;翅膀棕色,翼复羽肉桂色至棕色,初级飞羽暗灰色,基部浅赭色;尾羽呈橄榄棕色,带有暗棕色条纹,侧翼黄白色;下颌基部白色,喙及腿和脚分别为黑色和粉红至灰褐色。幼鸟胸部有黑褐色条纹。
【生活习性】
安第斯卡纳灶鸟栖息在湿润的灌木草原区域,通常在海拔200米左右活动,有时可达1750米。它们倾向于在北方地区迁徙,在南智利和阿根廷全年于帕塔哥尼亚和火地岛繁殖。
【鸣叫特征】
安第斯卡纳灶鸟发出一系列短暂上升的颤音,循环反复,每次间歇仅几秒钟。其叫声短促,金属质感,通常一串发出。
【繁殖习性】
南半球春季和夏季期间(约10月至2月),安第斯卡纳灶鸟在南智利和阿根廷繁殖。巢由带刺的小树枝构成,呈球形,并设有一定角度的入口,内部铺垫柔软的草料,通常筑于灌木顶部或底部。每窝产2枚蛋。
【外型辨识】
可依据其眉线白色或淡黄及条纹背部特征进行识别。飞翔时可见淡黄色的翅膀和洁白的侧尾。与其他卡纳灶鸟物种特别是赫氏卡纳灶鸟相比,这种鸟有显著差异。
【保护状况】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安第斯卡纳灶鸟被认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智利和阿根廷西南部。它们在冬季时会北迁至智利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