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绿鹎
英文名:Western Mountain Greenbul
学名:Arizelocichla tephrolaema
【地理分布】
西绿鹎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的多山地带,包括比奥科岛、喀麦隆和尼日利亚东部。生活在从400到2850米的高海拔森林区域,包括林地空地、次生林及附近的灌木丛中。在1000米以下地区较为罕见。
【外形特征】
- **鸟体尺寸及重量**:长约18厘米,重量范围为29至47克。
- **头部及脖颈部**:石板灰色,眉线与眼上纹较暗。
- **上体与翼部**:显淡亮橄榄绿色。
- **腹部**:浅黄色。
- **眼睛**:深红色,周遭有一圈白色。
- **其他特征**:虹膜呈棕色到红棕色,喙和脚分别呈黑色和蓝灰色。雌雄体形相近,但雌鸟略小;幼鸟颜色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
西绿鹎的鸣叫声连续且单调,包括连贯重复如“whup-wheep-whip-whupchipip”、“whup-weep-whup-wheep-whup-wheep”,和更快的鼻音、唧叫声。
【生活习性】
- **食物**:以水果为主,尤其喜食无花果和Maesa,也取食些许昆虫如甲虫。
- **行为**:单只、成双或以家群形式出现。常常在果实丰富的树木间聚集。加入由各种物种参与的觅食群。在多个植被层次觅食,擅长借由苔藓覆盖的枝条抓取昆虫,也能攀爬树干。
【繁殖习性】
- **时间**:最常见的繁殖期为喀麦隆的11月至次年6月及8月。
- **巢穴**:简陋而精巧,由苔藓、蔓藤等制成,隐蔽于地面的灌木或树蕨下。
- **产卵数量**:1至2枚。
- **巢结构**:直径为9至9.5厘米,深度为3.5到6.5厘米,内部直径6至7.5厘米,杯深3至5厘米。
【外型辨识】
西绿鹎属于雀形目鹎科的物种,其分布明确且集中于非洲中西部的特定地理区域。结合其独特的生活习性与活跃的繁殖行为,西绿鹎展示了典型的森林鸟类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栖居于高海拔森林的独特物种,它在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保护状况】
- **IUCN状态**:无危(LC)。
- **分布规模**:是一种分布范围狭窄的物种,在喀麦隆山脉常见,数量普遍。
- **保护措施**:分布范围内的多个保护区为其提供了栖息地,例如尼日利亚的Gashaka-Gumti国家公园和Afi山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喀麦隆的Bafut-Nguemba森林保护区等。
【分类及区别】
西绿鹎原先被分类到Trichophorus(即Criniger的同义词)和Andropadus属,2010年重新分类归入新属Arizelocichla。一些研究者继续将其分类于Pycnonotus属。该物种在羽毛颜色和叫声上与同属其他种类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