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池鹭
英文名:Javan Pond Heron
学名:Ardeola speciosa
【简介】
英文名:Javan Pond Heron
学名:Ardeola speciosa
分类:鹈形目、鹭科、池鹭属
#### 外形特征
爪哇池鹭是中型涉禽,身长45厘米。繁殖季节时,头、颈呈浅金色,冠羽淡黄且长,背部石板黑色,胸部和腹部红褐色至肉桂色,腹部下方略显橙色;非繁殖季节则呈现橄榄棕色头部和颈部,上体浅橄榄棕色,白色翅膀、尾巴,翅膀和尾部下方带有棕色斑纹,白色下体;喙黄色,基部深绿色,繁殖季节喙变为亮黄色,尖端黑色,眼睛转橙色,腿在繁殖季节变为粉红色。爪哇池鹭在繁殖期与池鹭相比,其头颈的栗色更浅;与印度池鹭相比,后者头颈部颜色偏黄色,背部为紫色而非黑色。
#### 生活习性
爪哇池鹭栖息于淡水沼泽、池塘、湖泊、稻田和其他水淹区域,偶尔也会出现于沿海地区,包括红树林和珊瑚礁。它们通常在白天或黄昏活动,主要以鱼类、青蛙、蝌蚪、水生昆虫、蚱蜢、甲虫、蚂蚁、白蚁和蚯蚓为食。多数情况下爪哇池鹭会单独或小群觅食,有时也会形成较大群体。
#### 鸣叫特征
爪哇池鹭受惊时会发出刺耳的“krak”声,飞行时发出尖叫,同时也会发出柔和的“hoo-hoo”声。
#### 繁殖习性
爪哇池鹭的繁殖期是从一月到八月,西爪哇则为十二月至五月,南婆罗洲四月开始筑巢,活跃繁殖群出现时间多为八月至九月。它们通常独居或少量群体繁殖,有时也会出现上千对的大规模繁殖群体。
#### 外型辨识
爪哇池鹭形态特征包括:中型涉禽,身长45厘米,成色中呈现红棕色胸部和上体黑色及白色翅膀,黄色带黑色的尖端喙以及黄色的眼睛和腿。繁殖季时,它们会转变为整体的板岩黑色、白色和棕色斑纹。
####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爪哇池鹭为无危(LC)物种。
#### 地理分布
爪哇池鹭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包括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等地。近年来,爪哇池鹭在菲律宾的数量增加,同时在南苏门答腊也有新发现的繁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