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鹈形目 > 鹭科 > 池鹭属 > 池鹭
池鹭

池鹭

英文名:Chinese Pond Heron

学名:Ardeola bacchus

【简介】
池鹭(学名:Ardeola bacchus)属于鹈形目鹭科的鸟类,也称作中国池鹭、红毛鹭等。分布广泛于东南亚至东亚,以稻田、湖泊、池塘和湿地为主。

【外形特征】
池鹭成鸟长约47厘米。繁殖期时,头、颈、前胸颜色为红色,后颈和背部具有紫色覆羽。非繁殖时期,背部为褐色,头和颈部有白色斑纹。成年池鹭的眼睛为黄色,喙尖锐黑色且有黄色部分,脚和脚趾为黄色或暗黄色。虹膜为金黄色。

【生活习性】
池鹭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及其他水域。常于浅水处或沼泽地觅食小鱼、虾蟹、昆虫,偶尔摄取植物性食物。多单独或小群体活动,夜间及展幕时觅食,通常无声。繁殖时期于3月至7月,营巢于水域附近的高大树梢或竹林,巢呈浅圆盘状,由树枝、枯枝、竹枝和其它植物枝条构成。常与夜鹭、白鹭、牛背鹭混群营巢。

【繁殖习性】
池鹭巢群筑于竹林、窝上繁殖期为每年3-7月。雌雄同色,雌鸟体型较小。繁殖期时,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为20-23天,育雏期约30天,每窝产卵2-5枚,卵呈蓝绿色,大小约为37-49×28-31毫米,平均大小为38.9× 29.6毫米。卵重16.5-20克,平均18.1克,幼鸟为晚成性。

【保护状况】
池鹭目前不被列为濒危物种,被IUCN评定为无危(LC)级别,并被纳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在大中华地区,池鹭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从青海、内蒙古、河北、陕西南部到湖南、广西等。此外还见于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地。

由于环境污染及水质恶化,某些地区的池鹭数量有所下降,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