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鹈形目 > 鹭科 > 鹭属 > 白腹鹭
白腹鹭

白腹鹭

英文名:White-bellied Heron

学名:Ardea insignis

【简介】
白腹鹭(英文名:White-bellied Heron,学名:Ardea insignis)是一种鹈形目鹭科的大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低海拔河流及热带、亚热带森林沼泽区。

【外形特征】
白腹鹭高约127厘米,拥有约15.2至17.6厘米长的、黑且带绿尖的喙。繁殖期间,头部后方和下颈前部会长出银白色或白色的长羽毛。成鸟全身提供均匀分布的暗灰色,腹部显眼的白色。禽喙与腿为灰色,虹膜为黄色,整体上给人以粗直、灰白相间的观感。幼鸟色偏棕色,喙更浅灰,腿色较淡。

【生活习性】
白腹鹭偏爱在未受干扰的河流和淡水湿地栖息,特别是清澈的山间溪流、草甸或开阔田地。鸟类以大型鱼类、水虾、昆虫以及其他小型的水生动物为食。白腹鹭一般于白天活动,偶尔可见小家庭群体共同觅食,单独或群体小队活动也常见。

【鸣叫特征】
其惊恐时发出的鸣叫声含蓄深沉,读作“ock ock ock ock urrrrrr”。

【繁殖习性】
繁殖期白腹鹭倾向于在成熟林区筑巢,地点多为树上高处。每窝产卵3到6枚,多为蓝、白或皮黄色,由双亲共同孵化照顾。雏鸟为晚成性。

【外型辨识】
- 与苍鹭相比:体型更大,无肩部暗斑和颈部黑纹,颈部为灰色,背部为褐色。
- 与其他大型鹭类:显著区别在于灰色颈部与褐色背部。
- 幼鸟:具棕色上体及较白下体,缺乏典型的下体条纹。

【保护状况】
IUCN评级为极危(CR),全球种群数量少于300只成熟的个体。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过度的人类活动干扰。

【地理分布】
- 分布范围:狭窄,范围局限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北部、缅甸北部及不丹。
- 中国记录: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区,2014年,在云南保山市昌宁县也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