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山鹧鸪属 > 红胸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

英文名:Chestnut-breasted Partridge

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

【简介】
红胸山鹧鸪(英文名:Chestnut-breasted Partridge, 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属于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的一种独特鸟类。

【外形特征】
红胸山鹧鸪体型中等,体长24-28厘米,体重268克。显著的羽毛特征包括:红褐色胸部配以灰白色腹部,头部和侧面为暗锈红色,颈环为黑色和白色,后颈和肩部有黑色斑点,喉咙为橄榄色略带淡红。其上体为橄榄褐色,背部有细黑条纹,臀部和上尾羽散落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海拔250至2450米之间的竹林与常绿森林区域,通常以4到12只的小群体行动,异常活泼但亦尽可能保持隐蔽。独自或小群栖息时,它们通常在林下植被丰富地段活动。繁殖季节为4至6月,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小凹坑或者利用地面凹坑筑巢。

【鸣叫特征】
红胸山鹧鸪雄鸡会在春季发出响亮的鸣叫声,声音洪亮且持久,表现为一系列间隔开的重复圆润的哨音,单据持续约1.5秒。4月至6月是其鸣叫最频繁的时段。受惊时会发出快速滑音的“kwiuh…kwiuh…kwiuh…”,频率约2.5至3个音节/秒。

【繁殖习性】
每窝通常产4至5枚卵,最多可达8枚,孵化期约为20至21天。

【保护状况】
红胸山鹧鸪面临易危(VU)等级,这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它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物种(2021年2月5日)。

【地理分布】
此物种广泛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具体包括印度东北部、西藏东南部及不丹、达吉岭和锡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