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山鹧鸪
英文名:Chestnut-bellied Partridge
学名:Arborophila javanica
【简介】
棕腹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javanica),属于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主要分布在印尼爪哇岛的山地森林。
【外形特征】
成年棕腹山鹧鸪一般体长约为28厘米,体重在257至286克之间。该鸟类具有亮丽的橙红色头部和颈后部,并饰有深灰色及棕色的条纹和斑点。脸部和脸颊呈现橙黑相间,喉部为橙红色。胸部呈灰蓝色,腹部及两侧满布棕栗色,中间有白色部分。背部为灰蓝色,渐变为棕色,并散布黑色斑点和浓浓的横纹。喙为黑色,虹膜灰蓝色,眼周和喉部的裸露部位为鲜艳的红色,沿用至腿部。幼年棕腹山鹧鸪的外观稍有不同,喉部为白色,胸腹部呈暗棕色,且有白色斑点,喙色稍带红棕色。
【鸣叫特征】
棕腹山鹧鸪通常在一对鸟之间形成二重唱的鸣叫声:一只会发出快速、强烈的哨声且音量和音调逐步上升,而另一只则发出较慢的"boo-goo"双音节哨声,声音较柔和。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使用其他不规则的短音和柔和的联系叫声。
【生活习性】
棕腹山鹧鸪偏好栖息于海拔300米至关3000米的山地森林,并主要选择在海拔600米至2500米的区域。它们避免大面积的松林、橡胶林、香脂树林以及桃花心木种植地。成群在森林地面上觅食,成员可达六只,且多数时间会发出鸣叫声。
【繁殖习性】
棕腹山鹧鸪会在草顶巢中产卵,雄性承担筑巢的责任,雌性产卵,平均幼鸟孵化数量约4枚。
【外型辨识】
该种与其他山鹧鸪属鸟类相比最独特的特征在头部图案上。不同亚种的头部模式各有差异。
【保护状况】
尽管分布广,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与碎片化影响,IUCN将其列为无危状态。不过,该物种仍然面临着长期以来的栖息地丧失和非法捕捉的威胁。狩猎通常不是主要的生命威胁因素。
【地理分布】
棕腹山鹧鸪仅出现在印尼爪哇岛的山区森林中,主要在岛屿的西部和东部山区。它是印尼爪哇的一个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