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锥尾鹦哥属 > 黑头鹦哥
黑头鹦哥

黑头鹦哥

英文名:Nanday Parakeet

学名:Aratinga nenday

【简介】
黑头鹦哥(Aratinga nenday),又名Nanday Parakeet,是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哥属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中部地区,包括玻利维亚东南部、巴西西南部、巴拉圭和阿根廷的北部。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30厘米,重约140克。全身主要绿色,翅膀和尾羽下表面为黑色,尾羽末端边缘略有蓝色点缀;胸部淡蓝色而腿部毛羽带有红色。幼鸟胸部蓝色较浅,尾巴稍短。

【生活习性】
黑头鹦哥主要栖息在开放林地、草坪和散树地带,特别偏爱有棕榈堆的区域。它们以棕榈果为主食,同时也会摄取多种种子、果实、花朵和芽。非繁殖季节期间,它们多形成大群体进行觅食活动。

【鸣叫特征】
黑头鹦哥的叫声趋向尖锐清脆,常在开阔林地和草地环境用以维持群体联系或宣示领地。

【繁殖习性】
黑头鹦哥通常在树洞中筑巢繁殖。雌鸟每次产卵3到4枚。幼鸟出生后主要由成鸟负责抚养,一直到下一繁殖季节来临,所有成鸟会形成较大的社群。

【外型辨识】
拥有独特黑色头部是黑头鹦哥最显著的特征,在其地理分布范围内外观并无与其相似的其他物种。

【保护状况】
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然而,随着栖息地破坏和宠物贸易增加等外部压力,其长期保护依然需要关注。

【地理分布】
野生种群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中部地区,包括玻利维亚东南部、巴西西南部、巴拉圭和阿根廷的北部。这些鹦鹉亦被引进至欧洲和北美某些地区作为宠物饲养。

---

【简介】
黑头凯克鹦鹉(Pionites melanocephalus)属于另一种色彩艳丽的鹦鹉,分为仅有的两个亚种:Pionites melanocephalus melanocephala 与 Pionites melanocephalus pallida。这种鹦鹉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及委内瑞拉等地。

【外形特征】
黑头凯克鹦鹉体长在23厘米以上,重达130-170克左右。头部和颈部被橙黄色以及橙黄色的顶部覆盖;上体包括翅膀部分则为鲜艳明亮的绿色,胸部和腹部则是乳白色,侧翼部分和大腿为暗绿色,臀部和尾下覆羽呈现鲜艳的黄色,翼尖带有橙红色。

【生活习性】
它们常栖息于低海拔地区,偏爱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地,经常出现在定期被洪水淹没的水域附近。通常保持群居状态,在树上或草地觅食游散。

【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野生黑头凯克鹦鹉生活的范围较广,分布区域包括了多个南美国家。在繁殖期,根据不同地区的时间也各异。一次可以产卵3枚,但野生中的性别难辨,笼养鸟购买时需要加以注意。

【外型辨识】

【物种区别】
虽然体型相差别不大并且均属色彩炫耀的鸟类,但它们的分布和生活习性有所差异。

【保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