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太阳鸟科 > 捕蛛鸟属 > 橙胁捕蛛鸟
橙胁捕蛛鸟

橙胁捕蛛鸟

英文名:Orange-tufted Spiderhunter

学名:Arachnothera flammifera

【简介】
橙胁捕蛛鸟(学名:Arachnothera flammifera),别名:橙簇毛捕蛛鸟,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捕蛛鸟属的小型鸟类。以快而细致的飞行著称,它们在林下层和香蕉植物附近节律性地捕食蜘蛛及其他小虫,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声响而特别吸引注目。

【外形特征】
橙胁捕蛛鸟体长约13.3厘米,体重雄鸟10.5-13.6克,雌鸟8.7-10.8克。成年鸟的体色呈现出深浅不同的橄榄绿色,头部两侧为灰色,眼先及短黑须纹为白色。背、翅覆羽和尾羽色泽均匀深暗,上覆羽呈较亮的橄榄色。下腹部从灰色逐渐过渡至黄色,胸侧分布着橙黄色簇状小羽。虹膜红棕色,喙略向下弯曲,上半部黑色,下半部呈淡灰色至白色,腿为深蓝灰色。雌鸟外观相似于雄鸟,但体型较小,喉部更白,并且缺少胸侧的橙色簇毛。

【生活习性】
橙胁捕蛛鸟栖息于低地至山脚的森林,特别偏爱香蕉植物附近的林下层地带。它们未见明显的迁徙模式,生活在郁郁葱葱的低地森林或次生林底层,展现出极高的适应能力。

【鸣叫特征】
飞行时其鸣叫声尖锐且富有节奏,以刺耳“weetoo”或连续快速的“chit-chit-chit”为主旋律。某个音高稍显突出,每秒重复数次,体态凌厉之中透露着灵动之感。

【外型辨识】
与近似种相比,通过其体型稍小以及胸侧橙色特有的标记能轻易区分。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较低关注等级(LC),但考虑到其有限的地理分布范围,对该种群的持续监测与保护仍是重要课题之一。

【地理分布】
橙胁捕蛛鸟目前仍存在于菲律宾某些区域,如Bohol、Dinagat、Leyte和Sa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