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雕
英文名:Wedge-tailed Eagle
学名:Aquila audax
【概述】
楔尾雕,又称为楔尾鹰,是鹰形目鹰科雕属中的一种猛禽,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以及新几内亚南部。它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鹰种,成年身长可达81-106厘米,翼展最大可至232厘米。楔尾雕的最明显特征是它们楔形的尾羽,这种特征使得它们易于与其他物种区分。雌性体型通常比雄性大,体重可达3.05-5.3千克,而雄性则介于2.025-4.03千克之间。
【外形特征】
楔尾雕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楔形的尾羽,这使得它们与其他鹰种容易区分。雌性体型通常比雄性大,体重可达3.05-5.3千克,而雄性则介于2.025-4.03千克之间。
【生活习性】
楔尾雕日间活跃,多在2000米以上的高度翱翔搜索食物。它们在飞行中捕猎各种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甚至包括一些小型的有袋动物。当发现猎物时,它们会展开速度与力量并用的致命攻击。
【鸣叫特征】
楔尾雕的鸣叫声音尖锐,有高音调的“见-休”声,伴有各种轻微的口哨声、吠叫和尖叫声。雌雕的声音比雄雕的更低沉。
【繁殖习性】
楔尾雕筑巢于高树顶端,树巢直径可达2米,深度超过3米,重达400千克,经数年的使用,巢会逐渐变大。每年4月至9月,雌鸟通常会产下一到四枚白色、带有红棕色斑点的卵,孵化期约为42-48天,幼鹰在孵化后3个月左右离巢,但继续依赖父母一段时间。
【外型辨识】
楔尾雕之间可以通过体型大小和尾羽形态来区分。通常雌性比雄性大,且楔状尾羽明显。幼鸟羽毛的颜色通常更黄,随着年龄的增加,尾部颜色会变深。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楔尾雕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表明它们的分布广泛且数量稳定。但是,塔斯马尼亚亚种又被列为濒危,估计野外种群数量少于2000只。
【地理分布】
楔尾雕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草原、林地和沼泽地区,偏好栖息于开阔地区,避免沙漠、雨林和海滩等环境。它们常见于澳大利亚从北部的Cape York半岛到南部的Wilsons Promontory,从西部的Shark Bay到东部的Great Sandy国家公园和Byron Bay,以及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几内亚南部的多个岛屿。
【物种区别】
没有关于楔尾雕与其他鹰种的区别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