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雨燕科 > 雨燕属 > 印支白腰雨燕
印支白腰雨燕

印支白腰雨燕

英文名:Cook's Swift

学名:Apus cooki

【简介】
印支白腰雨燕(学名:Cook's Swift,Apus cooki)是雨燕目雨燕科雨燕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全身黑色,喉咙呈灰白色,臀部有一条细白带。

【外形特征】
印支白腰雨燕结构优雅,体型修长。其翅膀狭长,并有轻微的绿色光泽,深叉的尾巴闭合时呈针尖状,飞行时尾部常闭合成针尖状。相比白腰雨燕,印支白腰雨燕的白色喉部斑块不那么显眼,下体白边更宽,臀部白带更窄,背部有更丰富的绿色光泽。

【鸣叫特征】
觅食时,印支白腰雨燕发出高亢尖锐的声音,叫声尖锐刺耳或者像芦笛一般,音符常在5.0到8.5kHz间。它们通常组成小群体,每群3至5只,栖息于各种生境,尤其是在山丘、森林和开阔地带。

【生活习性】
印支白腰雨燕每年都会返回同一个繁殖地点,需要时重建巢穴。它们筑巢于石灰岩洞穴中,巢由枯死的竹叶、少许羽毛和种子绒毛粘合而成。每窝通常产2至3只蛋。

【外型辨识】
印支白腰雨燕体重约为39.4克,翼长173毫米,喙峰8毫米,喙宽4毫米,喙厚2.8毫米,脚高12.9毫米,尾长71.8毫米。属于部分迁徙的鸟类,栖息于密集中等海拔的林地,食用陆生无脊椎动物。

【保护状况】
截至最近的评估,IUCN未对印支白腰雨燕进行保护评级。

【地理分布】
该物种繁殖于低地地带,尤其是在缅甸、泰北、越南及中国的广西省。冬季它们迁徙到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南部半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