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几维
英文名:Great Spotted Kiwi
学名:Apteryx maxima
【简介】
大斑几维,学名Apteryx haastii,又称大斑鹬鸵。主要生活在新西兰南岛的西北部地区,是一种无翼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50-60厘米,雄性平均体重2.5千克,雌性重量可能达到4千克。大斑几维是夜行性的食虫动物,以地面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外形特征】
大斑几维体型较大,呈现灰褐色至棕褐色,脸部颜色较深,为灰黑色;眼下方有一暗色区域,头部周围长有黑色的长毛,颈部和背部为黄色或红褐色,并夹杂着不规则的深色条纹。下体则为浅灰色或土黄色,遍布黑褐色横纹。喙长且尖,眼大听觉发达。
【生活习性】
大斑几维主要栖息在新西兰南岛西北部的本土森林、灌木地、高山草甸和高海拔草甸地区,从海平面以上0至1500米不等,尤其偏好集中在海拔700至1100米的山区。它们是夜行性的食虫动物,会利用尖嘴和敏锐的嗅觉探测土壤中的蜗牛壳、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大斑几维的繁殖季节发生在每年的7月至11月。雌鸟会偶尔在高地之外的地方产卵。每个大斑几维家庭一般占据一个特定的领地,地域范围约为28公顷。该物种会在天然凹陷处或植物覆盖下的洞穴中筑巢,也有可能自行挖掘短洞穴,距地0.5米深,并用大量植物材料作为巢垫。
每窝通常会产下一枚白色带蓝绿色变化色泽的蛋,平均大小为120-130毫米×69-85毫米,重量在400至470克之间。孵化工作由雌雄双方轮流进行,时间周期约为70-74天,接下来大约一周内雏鸟便可以离开巢穴。
【保护状况】
大斑几维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VU等级(易危),并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Ⅱ中的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因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及捕兽器伤害而面临威胁。
【地理分布】
这种鸡形目鸟类仅分布于新西兰南岛,包括面积较小的巴里尔岛。主要分布区域从纳尔逊西部至布尔勒河,包括帕帕罗阿山脉。在南岛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