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辉椋鸟属 > 棕翅辉椋鸟
棕翅辉椋鸟

棕翅辉椋鸟

英文名:Rusty-winged Starling

学名:Aplonis zelandica

【简介】
棕翅辉椋鸟(学名:Aplonis zelandica)属于雀形目椋鸟科的辉椋鸟属。主要分布于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和瓦努阿图北部、中部。

【外形特征】
雄性棕翅辉椋鸟头部前额、头顶以及颈背部位呈现深棕色,边缘色浅,带有橄榄色;背部呈棕色,新羽毛上有一定的绿色光泽;臀部和上尾覆羽为橙黄色;翅膀色彩深棕,次级飞羽外缘和内侧初级飞羽上有栗色斑块;尾羽呈棕色;下颚、喉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区域为浅灰棕色,微偏栗色;两胁及下尾覆羽更具红褐色。虹膜为浅棕色,喙部黑色,腿为淡棕色。雌性个体较小,毛色更浅淡。幼鸟特征不详。其中,rufipennis亚种体型较大,体色偏黄褐,翅膀斑纹略浅,两侧与下尾覆羽带锈色;maxwellii亚种特征与前者相似,但下体颜色更深,下尾覆羽颜色呈红褐色,喙部较重且偏深棕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各类森林,包括次生林和部分清理过的区域,如树木花园等。在山区岛屿上,它们主要居住于山地森林中,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果实为主食,同时从树叶上觅食昆虫。主要活动于较低的树冠层,有时会降至地面附近觅食。

【鸣叫特征】
棕翅辉椋鸟最常见的鸣声表现为短而悦耳的“zee-twee”,也会发出响亮的连续金属音哨声。其歌声由短暂且不规则的咔哒声及金属哨音组成。

【繁殖习性】
报道称,它们在较高的树洞中筑巢,栖息于离地面较远的位置。关于繁殖的其他信息尚未明确。

【外型辨识】
棕翅辉椋鸟容易与玻利辉椋鸟混淆,但前者上方色彩较浅,眼睛颜色更深,翅膀颜色更加均匀。

【物种区别】
不同亚种间颜色和体型有明显差异,尤其是rufipennis和maxwellii亚种表现尤其突出。rufipennis亚种体型较大,体色偏黄褐,翅膀斑纹略浅,两侧与下尾覆羽带锈色;maxwellii亚种特征与前者相似,但下体颜色更深,下尾覆羽颜色呈红褐色,喙部较重且偏深棕色。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该物种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棕翅辉椋鸟主要分布于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和瓦努阿图北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