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岛辉椋鸟
英文名:Rarotonga Starling
学名:Aplonis cinerascens
【简介】
拉岛辉椋鸟,学名Aplonis cinerascens,英文名Rarotonga Starling。该物种仅分布于泰勒群岛的拉罗汤加岛,是一种特有种鸟类。
【外形特征】
成年拉岛辉椋鸟体长约21厘米,体重介于77至88克之间。头部从前额至头顶呈鼠褐色,并带有一层微弱的紫色光泽;背部、肩部和臀部为鼠褐色,边缘泛灰;翅膀和尾巴为棕褐色,内侧的二级飞羽边缘较浅;颏部、喉部、胸部和上腹部均为鼠褐色,并具有宽阔的淡色尖端,下腹部和尾部的覆羽接近白色;虹膜为淡黄色,有时周围被狭窄的黄环环绕;喙和腿则为黑色。雌雄两性在外形上相近。
【鸣叫特征】
拉岛辉椋鸟的鸣叫声甜美悦耳,被普遍认为是太平洋诸岛中最为动听的。其叫声包括哨音、吱吱声和钟铃般的音调。
【生活习性】
拉岛辉椋鸟偏好未受人类干扰的海拔较高的山地森林,主要栖息在高海拔区域。除此之外,也偶尔出现在海拔低至30米的林地。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具体繁殖行为,如繁殖周期、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化及育雏等信息均未详细记载。
【外型辨识】
与Pohnpei星椋鸟相比,拉岛辉椋鸟体型较大且颜色分布更加均匀,呈现哑光灰褐色,眼睛颜色较深。通过其独特叫声和外观特征,可以轻松区分开来。
【物种区别】
拉岛辉椋鸟体型较大且颜色分布更加均匀,呈现哑光灰褐色,眼睛颜色较深。与Pohnpei星椋鸟相比,可以通过其独特叫声和外观特征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中,拉岛辉椋鸟被列为近危物种(NT)。目前的种群数量仅约为500只,自1970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和引进的鼠类威胁,其种群数量显著减少。1984年时,种群数量更是急剧下降至约100只,相比1904年时岛上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可见其数量已锐减。
【地理分布】
拉岛辉椋鸟分布于太平洋地区中的拉罗汤加岛(Rarotonga),具体位于库克群岛的中南部之东波利尼西亚,是该岛屿唯一的原生鸟类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