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娇莺
英文名:Sharpe's Apalis
学名:Apalis sharpii
【简介】
夏氏娇莺,学名为Apalis sharpii,是扇尾莺科娇莺属的一种鸟类。
【外形特征】
夏氏娇莺体型细长,全长约12厘米,体重介于7到11克。雄鸟头部和上体为深灰色,尾羽深灰色而有乳白色尖端;喉部和胸部前部为深灰色,逐渐过渡至灰色的腹部;中央腹部和下尾覆羽为白色;眼睛呈红褐色;喙为黑色,基部颜色较浅;腿为粉红色。雌鸟上体呈淡灰橄榄色,胸喉部分为栗色,与胸部灰色界限分明。幼鸟体羽为灰橄榄色,喉部淡黄色,胸部和胁部逐渐过渡至淡橄榄灰色,中央腹部为淡黄色;亚成鸟具有奶油色的喉部斑块及较深的灰色胸部。
【鸣叫特征】
夏氏娇莺持续发出鸣叫,即使在炎热的白天也不断。雄鸟的鸣叫声由一系列5到25个“chivi”音符组成,每秒3个音符,速度快慢变化有致;而雌鸟则发出更为快速清脆的‘pi-pi-pi-pi-pi...’声;此外,它们还有干燥的颤音‘trrrr’。
【生活习性】
夏氏娇莺栖息于非洲上几内亚地区低地森林、画廊及干旱森林的林冠层,最常见的识别标志是其特有的歌声。它们通常生活在具有宽阔树冠的区域,远离其他娇莺种类的分布区。夏氏娇莺具有明显的领地性,往往因鸣叫而被发现。
【繁殖习性】
夏氏娇莺的繁殖期集中在11月至6月,主要繁殖高峰为2月至3月,避开雨季高峰期。它是单配偶制鸟类,雄鸟以摇摆尾巴、伸颈向上、短暂抽搐飞行等行为吸引配偶。雌雄共同筑巢,呈带有侧面入口的椭圆形袋状,位于亚冠层小树枝顶部,由苔藓制成,内部铺设植物绒毛。已有记录表明其每窝可能产出三枚蛋。
【外型辨识】
与棕喉娇莺相区别,夏氏娇莺下体颜色更深,尾端白色部分较少,雌鸟上体更加淡灰且泛橄榄绿色,喉部则呈盏夕阳般的栗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数据,夏氏娇莺被列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夏氏娇莺活动范围限定在非洲上几内亚地区,包括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